歡迎您的到訪...
五十寒暑,有群不斷世代更迭的人們跟隨耶穌的腳步,學習百合花的精神,在中興的校園裡用生命綿延、交替寫下屬於自己和當代團契的詩篇。團契信箱:nchujesus@gmail.com ※ 歡迎【按讚】追蹤中興長青團契的臉書粉絲頁

目前分類:神學黑白講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4/15 晚上唐培禮(Milo L. Thornberry)牧師與台南神學院(Tainan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Seminary)的幾位師生朋友分享。張信一牧師為翻譯。頌音堂會議室。參加的人不多,而碧堂有與會。

基本上,要先讀過「撲火飛蛾」以及「逃亡」這兩本書。對於人所記憶的歷史有深刻反省。

彭明敏能夠脫離國民黨的嚴密監控而逃出台灣,唐培禮牧師居功厥偉。這其中說到了震撼人心的事情,也對台灣的時事提出反思。彭明敏成功逃脫台灣的這件事情,震撼當時的國際社會。美國、中國與台灣當局的情治單位都查不出彭明敏如何逃出台灣。

四十年後的今天,這些人依然為台灣的前途而繼續努力。但年輕一代的人們是否是忘記歷史的一代?人民是否被洗腦成功而認為國民黨不是一個壞黨?

如今,台灣這樣的局面,在面臨被中國併吞的時刻,台灣的基督徒們是否置身事外而認為事不關己?基督徒啊,邪惡的政權不足恐懼,因為在在強大的帝國都會滅亡,然而在上帝裡面的生命卻是永遠的。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光喜牧師  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  20060930  新使者

耶和華是戰神嗎?倘若我們只就神觀與戰爭這兩個議題間的關係作探討,或許會讓人覺得無聊或無關緊要。若是以境況或實用的角度來問說,中國若侵略台灣,台灣基督徒可以使用武力來自衛嗎?或是,中國若侵略台灣,上帝會為我們征戰嗎?受到強權欺壓,基督徒該怎麼辦?這位上帝會要我們進行自衛嗎?如此,或許讀者會感受到本主題的重要性。

要探討耶和華是否是戰神,我認為,世人怎麼說總難作定準。不論當代的某個人、神學家、或所謂的先知,有什麼樣的靈修、神秘經驗、與學術見解,我們都只能參考參考。可被公認來認識神是怎樣的一位神的資源,還是只有聖經。因此,耶和華是戰神嗎?我們主要還是要從聖經來找答案。看看聖經所描述的耶和華,是否會使用戰爭來作為處理衝突的方式。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光喜 台南神學院教授20081014教會公報邀稿

        用當代語言所翻譯出來的聖經,是越來越多了。有人統計,現有不同語言版本的聖經大約一萬四千多種,在眾古書中可說是世界上最多不同語言翻譯版本的書。 現在流通在台灣的聖經,有天主教思高譯本基督教和合本、白話字聖經(羅馬字拼音本與台語漢字本)、現代中文譯本呂振中譯本聖經恢復本等等。那麼多的譯本聖經都在傳達上帝旨意,有如管弦交響。可是我們馬上遇上的問題便是,當這些聖經譯本彼此有差異時,我們該相信哪一本譯本聖經?哪一個翻譯,才有正確的上帝旨意?或是,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差異呢?是否我們應在不同譯本的比較中來尋求上帝旨意?在此獨奏式與交響式的讀經態度雖然各有千秋,但我個人卻覺得在交響式的讀經中更能接近上帝的旨意。

一、交響曲式的古典聖經風貌:

        聖經以古抄本面貌出現,就是多樣性的。有如使徒行傳所講的,「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徒2:11)。聖靈充滿,讓使徒可說諸多別國的話來傳講神的大作為。神是一神,祂的話語原本理當有如獨奏。然則,祂的創造卻是萬千,連世上語言也是萬千,於是一神的旨意竟化作千言萬語。不但古典聖經本身就包含有希伯來文與亞蘭文(舊約)、希臘文(新約)、以及少量從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迦南、阿拉伯等語言的借用字,且古典聖經的出現面貌更是以不同語言的多種抄本形式來出現。可見聖經的諸多翻譯,自古即有上帝的作為。

        古典聖經的重要抄本至少有一百多種,我們在此僅粗略列幾種更重要者: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天主教周報裡面有一個"一分鐘說好神父的專欄。我是5/9用明信片寫好從馬祖寄到真理電台,想不到三個禮拜之後的天主教周報就登出來了。我原先的內容大致是這樣:

華瑞禮神父大約一個多月會從金門到馬祖舉行彌撒,我因為在外島服役無固定假期,不一定能參加主日彌撒,今年復活期第三主日,58日仍然留守營區。次日,59日才放假,下午往教堂祈禱遇到華神父,他正從聖堂旁的花園走出來。我們和過去見面時一樣聊得很開心。到了傍晚,神父特別問我:你要彌撒嗎?於是,聖堂內,一位司祭、一位會友,以及上主同在的彌撒。  阿堂 

當天我在傳給朋友的簡訊上,還有加上:「神父有讓我領聖體,用餅沾著杯中的飲料。」

而我是這幾天退伍回到台灣,才看到我的文章登在上面的樣子,心中還是很開心。有位教友在FB上留言對神父說:「神父上了天主教周報,真好,一對一的彌撒ㄟ!」

神父:「本來我們是二對一啊!」

教友:「後來呢?是加上修女嗎?」

神父:「還沒有修女想來這好地方啊。是我們兩個教友對著天主啊。」

天主教周報第140期 PDF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今天(8/14)我們教會野外禮拜去了我們家沒有參加,就到了附近的板橋長老教會禮拜。這主日洪英俊牧師的講道內容是在推行板橋教會設教130 週年的系列活動,這個活動裡發行一個小冊子,兩大部分是福音護照以及幸福支票。是這樣說的:取得該地護照是表示你在這個區域有通行證,是合法並且是受到當地政府組織的保護;而支票不是空頭支票,是可以兌現的。這上帝國、教會的護照,是受到上帝保護;而這支票是上帝兌現,兌現真實的生命。

紀念活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傳福音。這護照裡有16站,就是16個活動,大家參與在這130週年紀念活動,就是這聖經所寫「傳chiah-ê好事ê 福音ê,in ê腳步súi到怎樣!」我們把這個信仰繼續傳下去,後代的人也會懷想並且繼續佇「傳chiah-ê好事ê福音ê,in ê腳步súi到怎樣!」

牧師說,用這樣的類比、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能夠使人比較容易了解基督的信仰。對於一些人,或許講述福音本身太難了,因此先把人帶到教會來,並且陪你所帶來的人一起來,這樣把人留在教會裡的機會就大很多。

這樣的做法,我認為可以用「聖經作為象徵的詮釋」做為背後的神學觀。另外我想起宋泉盛牧師曾經在著作批評過聖詩裡,像是"耶路撒冷黃金城"的詩歌:

耶路撒冷黃金城,流奶與蜜樂境,
每當遙想這福地,心靈欣然歌詠;
將來城中的歡樂,我真不能猜測;
何等榮耀與輝煌,福分無限無量。

「到過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耶路撒冷不是「黃金城」,而是用泥土、水泥蓋成的房屋,街道熙熙攘攘,人畜擁擠、噪音喧天,各種味道沁入心脾的城市。耶路撒冷近幾十年來也是烽火不斷,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兵戎相見、必爭之地。...實在嗎?虛幻嗎?在基督信仰裡「耶路撒冷黃金城」是虛幻的。但在天上是實在的。這是宗教很弔詭的地方:在現世愈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在來生變成愈實在的東西。」「這種宗教信仰是從宗教幻想來...這個珠光寶氣的基督教世界跟佛教的極樂世界不相上下!這是宗教信仰的天上心靈世界,也是非常物質的地上世界!」宋牧師認為耶穌的上帝國不是這樣,耶穌的上帝國是有盼望的上帝國,能使人重新產生力量,將明天帶入今天。

而兩年前我大四時,有次在學校裡遇到十圓,聊到描述天堂裡金碧輝煌的歌詞,十圓大致上是這樣說的:「我們只能以所能想像到的去傳達那樣的美好,那是所知道的最美好的描述,對於天堂的認知」。若以十圓的觀點解釋「耶路撒冷黃金城」,是詩人「竭盡所能的形容、象徵所有美好」,那麼就降低與宋牧師所說「耶穌的上帝國」產生衝突。

最近讀到李喬《我的宗教體會》,他也有著這樣的看法。(再次深深覺得十圓真是很有洞見以及思想,李喬快六十歲時才有這樣的領悟,而十圓不過年長我們幾歲)

李喬這樣寫:

9.護法

一九八四、一九九四年,我兩次赴美巡迴演詰。第二次由「台灣護法」林衡哲醫師帶領。一個禮拜天,參加舊金山宋泉盛牧師牧會教堂的禮拜儀式。「餘興」是我的簡單演講,我講完了是座談會,談的當然是「台灣事」。
可是那天出現脫線演出:一位自稱心理學教授首先發言:「今天要向宋牧師挑戰。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神.你怎麼說?請反駁我!」

宋牧師一愣,然後苦笑。宋牧師首創「故事神學」,把黃彰輝牧師創導的「實況神學」更落實了。然而,對於不信的「猶太人」,耶律米先知是詛咒哀傷,現代耶律米卻只能苦笑。
我悄聲向宋牧師說:讓我來跟他「拗」(客語:言語相駁辯)。宋默許。
於是我跟來者槓上。我的「辯辭」大意如下:

這位教授專攻心理學,心理學算是人文科學中比較傾向自然科學的一支學問。所以閣下一定相信科學吧!(他點頭)好,那就從科學來說信仰(他笑了)。科學建立在三個論據基礎上‥
‥‥可是,今天科學上並未完全解決。牛頓以前的物理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出現‥‥‥量子力學之後的存在界─以「世界」指述太不科學了!你知道的,有科學家說:量子力學之後的存在界特徵是:一、非邏輯的;二、非科學的‥‥‥

教授大人一臉困惑,他是被我唬住了。我說到重點:「那位科學家的說法,並不科學。應該是:現在的邏輯圖形不能說明。其次,迄今的科學進程,還未能把存在界解釋清楚。科學.應該是永遼進行中的思考模式‥‥如果‥;」

「好了,Stop!」教授說:「你這樣纏,算了!我們來談─你們的聖經!」
宋牧師走前來想說什麼,我以眼神「求他」:再給我一點時間「玩」。

「要談聖經的什麼?」
「聖經‥‥經不起檢驗啊!」

「你怎麼檢驗?」我笑笑說:「你一定開不了口。好,來談好玩的。聖經,是上帝的話,歷代先知聽到記下來的。先知是不是上帝,是不是完全掌握到上帝的意旨?不知。」
「那不結了嗎?所以‥‥」
「請問:上帝的道理,除此之外.如何傳下去?」
「所以不可信啊!」
「好。我們舉例來說:祝賀新婚,我說:『五世其昌』,你會反駁嗎?對考上大學的青年,祝他『鵬程萬里』,你會覺得好笑嗎?看到年輕人,你想到『旭日東昇』;老人蹭蹬而行,你腦海浮現『日薄西山』的image。很自然吧?」

 

10.符號

我不容他打岔,把今天的重點交代出來:基督神學很深奧,但不難理解:人是受造的;人在受造之初的因,使人帶有罪性在世間。人認罪改過,因而獲得自由  應該是「半自由」。就這樣。因為抽象難以掌握,所以必須具體化、故事化,於是形成「創世紀」的圖像。

聖經是先知們,在聖靈感召或直接接觸上帝(這部分不能查證,所以不能證有無,但有領悟是當然的。其實這不重要,有感受領悟就可以)時,以「當下當時」(這個很重要)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歷史經驗,把「創生存在的過程」描述出來,形容出來。

所以,整部聖經是一個龐大的「符號」。我們面對、閱讀的是「符號」,不是那不可知的「事情」(因為人有限,這是基督學重點之一),我們是經由符號去追求「真實」。

比較嚴整的說法是:聖經是一個象徵,整部聖經是一部「象徵結構」。

以下簡要說明象徵、象徵性、象徵桔構的意涵。

結語是:象徵的事物是符號,不能用以直指那被符號化的事物本身。在兩者之間做對照表是行不通的。創世記、基督降生,焚而不毀的荊棘、出埃及、羅德妻化鹽柱都應該這樣看待。

順便補述一事:讀了幾部佛經,某天讀到《阿彌陀經》,想像那「常寂光土」,金銀財寶琉璃世界。我猛然「醒悟」:所謂八萬四千藏經,不過是佛教心理的「形容詞」而已。

記得兩年半後,深夜醒於書桌前,桌上放著《霍金宇宙新論》(Stephen Hawking's Universe)─自從讀了霍金博士的《時間簡史》、《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之後,我成了太空物理迷。我盯著這部說難不難、充滿想像趣味的「硬書」, 腦海條地浮出一念頭:科學的原理和定理,也是對宇宙存在的複雜「形容詞」而已。

宗教如果是四兩,科學也不過四兩,合起是八兩半斤;還有半斤八兩仍是未知的存在。

因為有這段心理歷程,才曾在宗教大師前演出一場唐突鬧劇。

聖經承載來自上帝的真理。但是,聖經這部「書寫」,不能說不可挑剔、不必深究。單看各漢譯本就有不同。就與我個人能調的日文「聖書」比較,雙方差異不小。

「聖經本」是可以比較討論、甚至質疑的。我的看法是:正因為有些「空隙」,後來者只要更堅信,學殖更富,或更蒙恩(箴言一章七節)更有智慧,就可以與前賢並肩,甚而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我這樣子「護法」,牧者大概只能苦笑吧。

深夜自問:我是基督徒嗎?我有信心,我是。是基督教徒嗎?我逡巡,不敢抬頭。基督徒堅信基督 神學幾個要點,這個不雖,但路茫茫難前行;教徒,就有人領路指點,比較好走,但繁多的禮儀程序頗為「煩人」。利害我知道。我野性難馴,希望能慢慢「規矩」 起來。─摘錄自李喬《我的宗教體會》

 

以下是板橋長老教會130週年福音護照的部分內容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問:觀察教會公報最近幾期(7/11-8/14)都有討論同性戀議題,對於教會接不接納同性戀者皆有強烈的跟具以及理由,然而主要的核心仍然是圍繞在「同性戀是不是罪」上面。

神學院的教授贊成的與否對的都有,教會的牧師也是。都提出了神學依據與聖經詮釋。只是就文章內容而言,有些年輕的牧者似乎為順應潮流而順應潮流,相較之下提不出贊成的有力論點。

答:以抗議宗(基督新教)的教會來說,在「同性戀是不是罪」的看法只有兩個選項,也就是「是」或者「不是」。如果選擇了「是」,那麼就不能讓同性戀者接受洗禮,因為洗禮是為了表示認罪悔改,既然定義有罪,除非悔改,否則就無法洗禮。

 

問:不作答似乎是不可能。如果選擇了「同性戀不是罪」,同性戀就可以被教會接受。由於抗議宗沒有聖品的概念,或者說對於神職人員的神聖性要求不高。在抗議宗的理念之下,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差別幾乎可說只在於全職事奉與帶職事奉。「萬民皆祭司」,如果同性戀不是罪,那麼同性戀者能夠當牧師。

答:不喜歡太快就直接定罪,雖然說選擇任何一種結果,並且是必須表態。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一派人接受而另一派人失望卻不至於跌倒。

 

問:那麼同性戀的婚姻?在天主教與東正教沒有這樣的問題。

答:天主教會以及東正教會,並不接受同性戀婚姻。因為很清楚的,根據創世記,上帝沒有從男人的肋骨再創造出另外一個男人,然後成為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至少在字面上這樣解釋並沒有錯誤。

 

問:若從「創造」的觀點來看,婚姻裡包含了創造,也就是,生育是包含在婚姻當中的。

答:在婚姻以外的生育行為都是犯姦淫。在傳統教會,也就是天主教以及東正教,婚禮被視為聖禮。如同剛剛所說,性行為,生育,是屬於婚姻的,而婚姻是一男一女的關係,彼此委身守約,至死不渝。

 

問:有些人提出了同性戀領養,認為同性戀者亦可為父母。

答:有些夫妻無法生育,所以使用領養。但是不能以這樣來說同性戀依然可以領養,而成為父母。不能以少部分來涵蓋大多數。這樣子的推論是錯誤的。

 

問:剛剛提到聖品的概念,其中也有著人們心目中對於牧者的期待。

答:在傳統教會(天主教、東正教)裡面,對於牧者的要求很高,因為要做眾人的表率。在抗議宗裡,長老、執事與牧師,也都是聖職,因此,回到問題的核心,也就是「同性戀是不是罪」的論述。

 

問:我想大概是快要開會(總會)了吧,最近雙方打的很火熱。這個案子會過嗎?

答:在會議中,會有比較成熟的決定。而會員是服從會議的決定。

 

問:有人問說如果案子過了,而牧師是否能依照自己的認定去行動呢?

答:基本上,會議有其效力以及約束力。但或者會尊重牧師。

 

問:再回到婚姻,對於同性戀婚姻的是否底線是否如異性戀婚姻般,「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我所表達的是,底線是一對一的關係,愛的關係,在婚姻裡彼此委身。 

答:或許。但我們很少看到同性戀者一對一,就這樣成為夫妻一輩子。亂交在聖經裡絕對沒有被容許過。上帝與子民中的約,在人之中,因婚姻來表示,守約。

 

問:剛剛算了一下,對於基督教世界來說,目前要將同性戀除罪化似乎是少數的。

答:若以世界22億的基督徒來算,接受同性戀按立聖職的教會卻實是少數的。梵蒂岡不會贊成,而有11.6億是天主教徒。目前傾向支持同性戀除罪化的WCC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普世教會協會)裡的會友有5.5億,只是我想當中的3億東正教徒不會同意。之前美國聖公宗、英國聖公宗按立同性戀主教引發聖公宗內部的分裂。但這也有可能會像酵母,不斷讓事情發起來。只是目前我無法判定是好的酵母還是不好的酵母。

有些人稱之為不斷墮落跟世俗妥協,有些人則說歷史在進步。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基督徒為何要研讀聖經?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好像在問:人為什麼要吃東西?對絕大多數的基督徒而言,聖經是「上帝的話」、是「靈性的糧食」,讀聖經就像是吃三餐一樣。所以,「基督徒為何要讀聖經?」這樣的問題簡直就不是問題。

然而,我們在這裡所要談論的並不是「讀」聖經,就像許多基督徒所熱衷的讀經運動─一年或三年讀完整本聖經,或是標榜「已經讀完聖經幾遍」;而就像標題所示,是「研讀」聖經,不是囫圇吞棗式的瀏覽,而是加以研究,仔細閱讀,就好像在神學院裡頭教的一樣。或許會有許多基督徒認為:那應該是神學專業訓練的人才需要這麼閱讀聖經,我只是位「平信徒」,有必要這樣費心思研讀聖經嗎?面對這樣的質疑,我們得先從宗教改革傳統對聖經的看法來開始探討。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八章 預定論

引自加爾文神學 林鴻信著

    在稱義的部份,加爾文遵照宗教改革的傳統,認為是上帝稱人為義,甚至連信心都是出於上帝的恩賜,信心是承載上帝恩典與上帝的義之器皿。所以在稱義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加爾文把上帝的主權看得很高,而把人看得很低,再往下談就會進到預定論的議題,因為預定論就是強調上帝在拯救的事上之絕對主權與人的無能為力。

    加爾文論到「預定」是在論「拯救」的部份,所以嚴格說起來,有關預定的計論只限定在與拯救相關的事上,在更廣泛的「創造」,他使用另外一個與預定平行的觀念「攝理」─上帝的統理管治。這兩個觀念相似,但是預定說得比較嚴格,攝理則比較寬廣。加爾文談預定論是在拯救論的脈絡中,在討論稱義之後才討論的。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的第二版才開始談預定論,第一版並沒有提到。第二版把預定放在稱義的後面處理,談預定是要幫助那些追隨宗教改革為了信仰而遭受逼迫的基督徒,因為他們需要明白,為何有了信仰在世上仍遭到如此多的苦難?加爾文以上帝的揀選與預定來鼓舞他們,同時也是要說明,為何世界上一些人聽到福音會相信,另一些人聽了卻不會相信,還有一些人一輩子聽不到福音。加爾文是為了牧養關懷,才提出預定的說法。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興畢契 長榮大學校牧

楔子

        許多基督徒跟別人一起吃飯時,有過這樣的經驗:閉眼謝飯禱告後,便當不見了;或者被譏笑說,吃飯前還要打盹一下喔!有些初信的基督徒,在家用餐前謝飯時,遭遇家人的責難或訕笑;可是又不敢沒謝飯就吃,以致心中產生極大的負擔。另外,有些基督徒不知道吃哪些東西不用謝飯,吃哪些東西要謝飯?生怕該謝飯時沒禱告,不必謝飯時又禱告了,以致產生極大的困擾,還有的人聽過某些牧長說:「吃燒的要,吃冷的不必。」似熱食或冷飲來作區隔。還聽過有人說:「五元以下的不必,超過的才要」。三十年前,一碗剉冰不到五元,所以有此一說,這些不同的狀況,不同的說法,讓許多人困惑不已:純希望能有一個標準的作法,以免犯錯。

      其實基督徒的飯前禱告,有其重要的意義,若明白了這些意義,實行起來自然順暢,各種困擾隨之消失。以下,我們就要從「聖經」中找答案,探討謝飯禱告的由來與意義。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山川 天主教台北教區總主教 盧俊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北東門教會牧師

引自新使者雜誌No.124

前言:台灣民間宗教的生死關與基督宗教差異相當大,因此信仰基督的信徒常常在清明、中元節等需要祭祀的節日趕到無所適從。究竟基督徒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華人文化所避談的「死亡」及「祭祖」?應該如何站在信仰的立場去看待這兩個問題呢?以下整理自綠色逗陣電台「真心真情惜台灣」201043日播出的節目內容上半部,主題為「基督宗教看死亡與敬祖」,由吳信如(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林淑芬(前新使者雜誌主編)主持訪問洪山川神父(天主教台北教區總主教)、盧俊義牧師(長老教會台北東門教會牧師)。本期先刊出這次訪談的前半部「基督宗教看死亡」,下期將刊出下半部「基督宗教看永生與祭祖」。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堂曰:看到舊舊的報紙,想到幾年前的某天,昱筠學姐帶我去台中拜訪張宗隆牧師夫婦。聽昱筠學姐說,他們那時的中興長青團契有許多人在民族路教會禮拜,很受到張牧師的照顧。我們吃著牧師娘剛剛揉好蒸出來的饅頭、聽著張牧師說他小時候的故事:「在我讀初中(我忘了是中一中還是南一中)的時陣,有一擺我在田埂路上牽著自轉車(腳踏車)跟著一陣人在走,那群人是基督徒,他們在對我說故事,我聽著聽著,就想講:『這信仰怎麼會這麼美。』...」

而下面的文章,是張牧師為紀念1977年發表長老教會人權宣言的發表而寫的回憶,引自《台灣 新而獨立的國家》。

 

追述 「人權宣言」前後 再思領受上帝的應許1

張宗隆牧師

    依稀還看到,從交通要道轉入山路,沿途有茂密高大的樹木,然後進入稍形隱密的利巴嫩山莊。卸下行李,伸伸筋骨,呼吸來自林木的香甜空氣,享受微風的輕拂,身體頓感舒適清爽。可是,一下子又想到來這裡的「任務」,馬上收拾原來想要放鬆的精神,整個心境就嚴肅起來。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婦女聖經註釋─新約 The Women's Bible Commentary

Carol A. Newsom & Sharon H. Ringe 編著

朱麗娟 林千俐 等翻譯 周宏毅 林晚生 等校譯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出版

 

以婦女神學(女性主義)的觀點詮釋新約的每一部書,很推薦找來翻閱。在這裡放上書中馬可福音(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福音書啦)篇的全文。書籍在公報社可以購買。

馬可福音 註釋:Mary Ann Tolbert  翻譯:葛美娜

導論

    馬可福音或許是四部正典福音書中歷史最早的一部,但是,在整個基督教歷史上。卻鮮少受到重視。它令人興趣缺缺的原因,可能一部分得歸咎於第四世紀神學家奧古斯丁的見解,他認為馬可福音是馬太福音的節錄(仍有一些現代學者持這種看法)。 另一部分,無疑的是本福音書牽涉的故事太離奇所導致,一位身分隱密的彌賽亞揀選了十二個門徒,這些人最後不是背叛、逃離,就是不認他;他宣講服務、犧牲、 謙卑的信息,但是連他自己的門徒都未能了解;他被處死,行刑的羅馬官方明顯受到妒火中燒的猶太領神的壓力;而他的復活。首先向在空墳旁的女性追隨者宣告, 但她們的回應是:「她們沒有把這事告訴任何人,因為她們害怕。」(可16:8)。說真的,在馬可的描述中,耶穌基督傳揚 「福音」(可1:1)的這種結局,一直是許多基督徒所無法接受的,所以,他們就在一些馬可福音的古抄本上,逕自加上種種不同的結尾。目前,學者普遍認為,原本馬可福音只到十六章八節為止,有些古抄本多出十二節(16:9─20)。另一些則只多出一節(譯按:學者稱前者為 「長結尾」,後者為 「短結尾」),有些則乾脆將這兩種結尾修減後合併。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來玩一下,這次找了聖多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的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y)來跟大家見面。中文版是在2008年8月才完成翻譯並且出版。神學大全是13世紀的阿奎那以當時的神學、哲學以及他自身獲得的啟示所寫而成,雖說是八百年前的論述,但其中有許多可取之處,除可以反映出那時的邏輯之外,也能看看與我們現今所認知到的有哪些不同(思維的進展與多元?)。以第一集"創造的天主和天主的受造物"第一一四題為例

第一一四題

論魔鬼之謀害

─分為五節─

    然後要討論的是魔鬼之謀害(impugnatio ,侵犯、侵襲、襲擊;參看第一一三題引言)。

    關於這點,可以提出五個問題:

    一、人是否受魔鬼謀害。

    二、試探是否專屬於魔鬼。

    三、人的罪惡是否皆來自魔鬼之謀害或試探。

    四、魔鬼是否能行真奇蹟以達誘惑之目的。

    五、被人克勝的魔鬼是否受制不再侵犯人。

 

第一節        人是否受魔鬼謀害

    有關第一節,我們討論如下:

質疑  人似乎不受魔鬼謀害。因為:

      1.天使是由上主所派遣負責保護人的。但魔鬼不是上主派遣的;因為魔鬼志在使人喪失靈魂,而上主志在拯救靈魂。所以魔鬼不是負責謀害人的。

      2.此外,讓弱者與強者,愚者與智者爭鬥,兩方之條件是不平等的。但人是愚弱的,而魔鬼是智強的。上主既是正義之源,不該准許人受魔鬼之謀害。

      3.此外,肉身和世俗之襲擊,已足以考驗人。上主容許被選者受襲擊乃是為考驗他們。所以,似乎不必再受魔鬼之襲擊。


 反之 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六章12節說:「我們戰鬥不是對抗血和肉。而是對抗率領者,對抗掌權者,對抗這黑暗世界的霸王,對抗天界裡邪惡的鬼神。


正解 我解答如下:關於魔鬼之襲擊,該分為兩層來看:一是襲擊本身,一是襲擊之措施。襲擊本身是出於魔鬼之惡意,他們因了忌妒而要阻止人進善;又因了驕傲而僭 越、摹擬上主之權力,驅使一些屬下來謀害人,正如天使在某些特定的救人工作上為上主服務。但是,有關襲擊之措施或安排是來自上主,祂會利用惡以產生善。然 而在天使那方面,無論其守護或守護之措施都回溯至上主,有似其第一根源。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多瑪斯,格林神父(Thomas H.Green, SJ)

第一部 為什麼要祈禱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大修院擔任神師。神師的工作很特別,因為除了靠經驗外,沒有真正的訓練。神師是個奇特的混合:另一個自我,跟年輕人分享他們最寶貴也最私密的─他們內在的自我;他有點像印度教的導師(guru),他們渴望從他那兒學到祕密真言:他是他們困難時刻的有力肩膀,是他們希望和計畫的響板。而一切之中,我覺得神師更是一位聆聽者。他所要學的最難的事,就是真正地聆聽,不是被動地,而是有創造性且有回應地聆聽。

  我終於在一個機會裡,深刻明瞭了聆聽的重要和困難。有個很好的修士正開始做避靜。他有點沉默,而我一如往常作風,想讓他自在些,說出心裡的話。在我們晚上碰面談他第一天過得如何時,我開始問他的經驗。他打斷我說:「在我們開始之前,想請你幫個忙。」「什麼事?」我問。他說:「每次你一開口說話,我就緊張,然後就忘了我要說什麼。所以請等我講完我想分享的事以後,你再說話。」此後幾天,我成功地〈英雄式地!〉閉上嘴;從那時起,我發現愛說話是我的本性,對我來說,學習好好聆聽需要極大的自制力。

   當我想起學習聆聽的那些年,我瞭解到,我在聆聽上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教我更懂得祈禱,那是我的繹職其他方面所不能及的。因為對我來說,聆聽的藝術是祈禱的核心,而祈禱一直是修士們想要討論的主題。有很多問題出自家庭、學業、聖召、獨身生活、團體,但在我們談話中一再出現的話題是祈禱。基本的問題是「到底什麼是祈禱?」我們如果對祈禱沒有明確的概念,就不可能談如何祈禱。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章 盼望的祈禱

取自《盼望的誕生》

信心的探索第三冊 宋泉盛著 教會公報社出版

生命是一種祈禱

    人在時間與空間下是極有限的存在。很多人仍聲稱人在神的創造中有獨特的地位,但我們要記得 「……我們就在一個不起眼的行星上。這個行星是繞著銀河外回的一個平凡無奇的星球,這個銀河是我們可見的數百億個銀河中的一個。我們是那麼微不足道,絕不能說自己在宇宙中享有獨特的地位」。

     科學家指出人的有限性,幾乎取代哲學家和神學家的地位,闡釋人和其他生物共存的宇宙有限的生命和命運。科學家根據觀察和實驗,說明人和時空的關係,我們雖不能完全同意,他們的說法確實值得尊重。

     哲學家和神學家不須放棄他們的責任,避口不談生命的意義 和宇宙的命運,最重要的,是神學家、哲學家和科學友彼此分享他們的發現、心得和洞見,並且共同探究我們裡外生命的奧秘,我們這有限世界的秘密以及科學和哲學所無法觀察和推測的廣大宇宙的奧秘。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遇到癌症或貧民窟的時候,泛神主義者可說:「假如你能從上帝的觀點來看,你將會了解:這也是上帝的一部分。」基督徒則說:「不要胡說八道!」......"

有關C.S. Lewis我們都知道他在英國文學界以及他的納尼亞傳奇,不過現在先不討論納尼亞,而向大家介紹他的一本書─有關他對於信仰的思考:Mere Christianity,全文連結(英)。在台灣,有教會公報社出版的正體中文譯本"如此基督教",這裡附上其中的一個章節。網路上有中國的簡體中文全文譯本

第二篇 基督徒的信仰 第一章 上帝觀的分歧

上面我已經告訴過你基督徒所相信的,而現在我要開始告訴你另一件基督徒所不需相信的事。你若是一個基督徒,可不必相信所有的其他宗教就只是錯的。若是一個無神論者,必會相信世界所有的宗教中的主要論點都是一個大錯誤。你若是一個基督徒,你有自由去想:所有的這些宗教─甚至最古怪者─至少都含有某些真理的暗示。當我還是個無神論者之時,總是試圖說服自己認為大部分人類在與他們關係最重要的問題上犯了錯誤;而當我變成一個基督徒後,我就能接受一種比較自由的觀點。但是做一個基督徒當然得要思想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的差異處,而說基督教是對的而其他宗教是錯的。就如在四則運算中,一個計算題的正確答案只能有一個,其他的答案都是錯的─然而其中有些錯誤的答案比其他的錯誤答案更接近正確的答案。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各位在校生契友平安:

我是今年的團契畢業生碧堂,明年台南神學院的新生(因必須先入伍),想於此與大家分享一些信仰閱讀。所選擇刊出的文章,都是曾在優秀的中興團契契友們之間討論過的,也想再次回應這些非凡的人們。而在這個版中,將會介紹不同的神學觀點,並不多加以評論,每項論述也都反映每一位論述者的意識形態,因此在其中碰到你我所不能同意的是常有之事。我們都曉得各樣論述有其想要面對的問題,也時常不都是對的,卻也都指出我們想要更親近上主的企圖。

暑假神學院開語言班我有參加,在班上有接近四十位學生,有一位姐姐跟我很不錯,照她的說法是物以類聚─無法一大群人出去社交而只能兩三個人開心談話。說是姐姐因為她年紀大我一輪,也就是12歲。而班上也有已經工作退休年紀可以做我阿公的同學。

有天中午大學部的學生邀請我以及藍文(那位姐姐的名子)一起去吃簡餐店用餐(我跟這些大學部的"孩子們"很好玩,他們大多18、19歲)。他們飯後在餐廳外院追逐跑跳碰並玩著瘋狂的遊戲,而我跟藍文在閒聊中談到彼此大學團契生活。當她聽到中興團契所討論東西,尤其是大家對於信仰的質疑與解讀時,她很驚訝居然有大學團契不是吃喝玩樂,卻很有水準並認真看待信仰。喔~為了保護當事者,我就不道出她所說吃喝玩樂團契就是之前Po文要招女婿的那個。(笑)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這裡介紹一本書:After nature's revolt: eco-justice and theology,這是在1990年代出版的論文集,收錄當代學者對於環境議題做出信仰批判的論文十篇,在以下刊出其中的一篇:醫治更正教(改革宗)的思想─超越「人類管理大地」的神學(Healing the Protestant Mind:Beyond the Theology of Human Domination),簡略的英文版聯結

 第三章 醫治更正教的思想─超越「人類管理大地」的神學(Healing The Protestant Mind: Beyond the Theology of Human Dominion)  H. Paul Santmire  陳慈美譯 

 當大地在痛苦中呻吟之際,立足於路德和加爾文傳統的基督徒,似乎沒有足夠的神學裝備來面對全球環境危機並做出適切的神學反應。事實上,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更正教的思想顯 得好像是罹患上嚴重的理念僵化症。更正教的思想已經被釘牢在巴特所謂的「神一人之學」(the-anthropology)上帝和人的教義的思考模式裡頭。也就是說,更正教的信徒在對待大地時,幾乎完全是透過「由上帝命令人類來管理自然界」的神學而行事。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為小人物刊載於 1982年5月9日台灣教會公報

台北市郊有一地名叫「天母」。「天母上帝」的「天母」與地名「天母」無關。

天母上帝是甚麼意思?很簡單,就好像我們常用「天父」來稱呼上帝,我們應當 也可以稱呼上帝為「天母」。「天母上帝」或「天父上帝」應當都是那位創造天地萬物之主、差遣耶穌基督到世上來之上帝的名稱。

或許有人以為我小人物的神學很怪, 但,請再思想一下,特別是在人們慶祝母親節的日子裡。很多人喜歡這麼一句話:「上帝不能到每一個家庭,所以祂創造了母親。」我不喜歡這句諺語的前半段神 學。但,傳講諺語的人似乎有「母親多少表現了上帝的特性」的意思,對不?也就是說,上帝並不是只有「父親」的特性,也有「母親的特性」。那麼,為什麼我們 不能稱呼祂為「天母上帝」,如同我們稱呼祂為「天父上帝」?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泉盛牧師的作品,永望出版社。

以下是書中的幾段:
“我還沒有見過母親在生產的陣痛時,丈夫會說:妳是因為犯罪所以生育會痛苦”
“也沒有母親說因為自己的罪所以懷孕會有痛苦”
“因此很顯然這並不是因為罪的緣故”

這樣看來似乎誕生(創造)時常是必須經過痛苦,然而誕生的喜悅是遠遠大過先前的痛苦。

書中更直接推翻保羅所說“死是的罪代價”的說法:“在告別式上我們會說蒙主恩召,而不會說因為犯罪人所以人難免一死這樣的話。”

"我們要肯定生命以及死亡都是上帝的恩典!"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