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禮拜與兒童  胡忠銘

前言 :

    就禮拜學而言,兒童與禮拜是禮拜學重要的一環。可惜的是,目前台灣所出版過的有關書籍,或是各個大小教會裡,幾乎鮮少有禮拜節目是共同為大人與兒童設計的,頂多只有重要節日,諸如母親節。聖誕節或是特別獻詩時,才邀請小朋友和大人一起參與禮拜。有時為了怕小孩子吵,乾脆將獻詩安排在主禱文或信經之後,趕緊讓小孩們上台獻唱,之後由主日學老師分發糖果和各項獎勵品,還催促小朋友快快排隊離開禮拜堂,以免打擾到大人。

    長久以來,這種現象已成為一種台灣教會文化。小孩與大人永遠是分開的,有的話,吵鬧不懂事的小孩也是被趕到玻璃隔音室裡面,其實,這還不是隔了一道看不見的藩籬嗎!也許台灣人,甚至整個東方文化,常對小孩子標貼上「小孩子有耳朵。沒有嘴巴」(小孩在大人面前不可多言之意思)的傳統意識形態,造成小孩子的地位永遠是卑是賤的!當然筆者也是在這種台灣文化成長,雖在受過神學教育,並且牧會和教學多年後,還是常忽略到兒童與大人參與共同禮拜的重要與必要性。

        雖然過去在台灣農業社會之前,經濟情況尚未起飛時,小孩子的地位永遠處在大人之下,碰到大人就不可多嘴,看到長輩就得彎腰鞠躬,因為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教訓常灌輸在兒童身上。但這種「尊敬長輩」的美好文化卻常造成小孩子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皆無法和大人享受「平起平坐」的機會。筆者完全贊同「敬老尊賢」這項傳統之優美文化。可是,若同樣在參與禮拜,並領受且回應上帝的恩典時,還存有這種意識形態的話賞在不妥。近年來,台灣無論經濟或教育已逐漸改變人民生活,相形之下,小孩子的地位亦有提高之趨勢,許多事工也開始為小孩著想,兒童福利法也早已立法通過,但是教會裡面卻一直沒人注意到大人與小孩共同參與禮拜的迫切與重要性。筆者曾分別在英、美進修,得著不少理念與心得,且常常從神學的觀點上,教會服侍和牧養關顧上發現到,台灣教會不能再將兒童禮拜的機會排除於主日學禮拜之外,更不能認為有主日學校的宗教教育就夠了,還參加大人禮拜做什麼嘛!其實這仍嫌不足,盼望讀者能由下列幾項的探討,來共同注意實踐兒童與大人共同禮拜的神學基礎。 

、耶穌與小孩

    當我們打開新約四福音書時,我們常常會看到耶穌對於小孩的關懷與注重。祂不但要求眾人不可拒絕小孩親近祂,還藉小孩道出許多比喻。美國所出版的兒童與禮拜,或是兒童與教育叢書,幾乎全將之神學觀引用為其基本觀念來看小孩,並尋找出其重要的意義。在此。筆者亦將應用美國著名的兒童與牧養關懷學家Andrew D. Lester之見解,來探討耶穌與小孩之關係。

  基本上,兒童亦是羊群中的小羊,牧者不能只顧大羊而忽略小羊。因為所謂的會友( congregation church’s member),並非專指成人而言,所以兒童一定要有同等的機會被關懷,同時和大人彼此共同參與主日禮拜。

 

l.耶穌對小孩的認同

         當耶穌和門徒經過加利利來到迦百農進到屋裡時,耶穌乃聽到學生一路辯論誰最大,此時耶穌很有意思的引用小孩子當了教材,從小孩被耶穌比喻的身上,實引發出令人深省的教訓。(參馬可福音九章三十三~三十五節)

於是耶穌領過一個小孩予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馬可九章:36~37節)

         由此可發現耶穌相當認同他自己與小孩,同時亦可看出祂把小孩和祂自己連結在一起的關係是何等緊密。從第三十七節更可以了解,在上帝的心裡,小孩是何等重要,當我們關懷小孩。認同小孩時,就等於開啟一條通往上帝面前的路,因為凡為主名接待像這樣的小孩子,就是接待主。

  其次,在馬可福音十章十三節裡,可由記載中發現到穌為小孩祝福的過程,也是今天台灣教會所要重新注意的信息。

    有人帶了小孩子來見耶穌,要耶穌摸他們,門徒便斥責那些人,耶穌看見就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的國,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抱著小孩子給他們按手祝福。(馬可福音十章門~16節)

    基本上,帶小孩讓有「名望」的人「摸」是一種猶太傳統,因為父母親皆想自己的小孩能被祭司、拉比,或是有特別聲望的人所祝福。當時,他們耳聞耶穌要來,乃迫切的等待能得著耶穌的祝福,同時也盼望耶穌能為小孩們按手禱告。(參馬太十九章十三節與路加十八章十五節)。也許學生們怕小孩子吵、也許看到小孩的擁擠會擾亂秩序。也許學生為保護耶穌、也許學生為了小孩子無法控制自己而影響整個場面,因此,想將小孩和人群隔離,以達安靜不受干擾的效果。所以開口便斥責在場帶來小孩的父母親,但耶穌目睹這個場面後,反而惱怒的對門徒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上帝的國正是這樣的人。」當耶穌說明原因,為何他要小孩接受祝福後,便抱起小孩,並為他們按手。且為他們祝福。

 

2.耶穌對於小孩的邀請

     「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馬可十章十四節),由此可見耶穌特別邀請小孩子到他身邊,同時花時間在小孩身上。也許當時祂和小孩相對微笑,也可能和他們對話,且用溫柔的手按在他們頭上為他們祝福。當我們體會到耶穌對於小孩的邀請(invitation) 時,我們豈可拒小孩於禮拜之門外,就像學生阻止他們一樣?

 

3.耶穌用小孩為例提出警告

    若我們再回顧馬可十章十五節時,可以發現耶穌用小孩做了一個警告和比喻指出:「我實在的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這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在此已明顯看見耶穌將小孩子比喻為一個活生生的教材來教訓在場的人,而且小孩也因耶穌的緣故,成為一種「老師」的角色,而耶穌的用意,乃要大人能學習小孩的單純、天真與無邪。

 

、小孩參與禮拜的權利

    從新約聖經探討完耶穌對於小孩的認同後,我們再從神學的角度來了解。小孩參與禮拜的權利。筆者願以兒童禮拜學家David NgVirginia Thomas 合著的Children in the Worshiping Community一書所論過的四項重點為基礎,來深入分析。

 

I.每一個人皆有權利聆聽福音

    基本上,福音乃為萬邦萬民存在,它並沒有年齡的界限與區介。一個教會裡面也許包含了各年齡層,而禮拜則是共同的(Corporate),並不分男女老少,因為我們同樣有上帝的形像。 (參見創世紀一章二十六~二十八節)同時我們又都屬於上帝的子民,也是上帝家裡的人,上帝就是我們天上的父,人類就是祂的孩子(Children) (參見以弗所書二章十九~二十二節)

    既然都是屬於上帝的孩子,且在同樣一個家庭裡,每一個人皆需要感受到那一股家庭的氣氛和從父親而來的愛,無論是小孩或青少年與成年人。皆迫切需要如此同等的權利和機會。若在家庭成員中,因著人為因素,無法得著平等的待遇。那家庭的和樂與完美勢必大打折扣;反之,若每位家庭的組成份子,皆享有均等機會和權利,接受從父母親而來的愛與關懷,以及同享好消息的喜樂,頁的可以看見這種和樂無比且不分彼此的甜蜜是何等溫馨。

    也許同樣的家庭成員對於得著好消息的反應與表現,會因年齡和個人的感受有所不同,成人有成人的興奮、青少年有他的快樂、小孩子亦有自己的歡欣和雀躍,但所領受和聆聽到的信息卻完全相同,只是表現和回應的方法及態度相異罷了。換言之,大人領受到福音後,所反應的信仰表現可能是較「成熟」的方式,對於福音的理解和感受較易深入。小孩子也許年紀較小,領受到的福音之理解,並不如成年人來得如此深刻。因此,大人常以自己身為成人的價值觀,來判定小孩不可能懂得禮拜的福音信息,所以常消極的硬將這種大人和小孩共同禮拜聆聽福音的機會剝奪,導致小孩一定得另用自己的主日學方式來接受福音,這不但和耶穌對於小孩認同,並邀請小孩共同受祝福的信仰理念相違背,同時也因大人的意識型態,影響到小孩參與禮拜的機會。

    沒錯,當小孩和大人參與禮拜時,可能帶來諸多不便,也常會有吵雜之聲出現,但我們為何不來嚐試在禮拜節目中安排一小段兒童信息( Children Message ) ? 為什麼小孩只能享有主日學的天地,永遠無法和大人共享主恩呢?當我們再次回想起自己還是小孩時,是多麼盼望大人能和小孩共同歡樂,共同接受恩典,可惜幾乎沒有機會可言。如今,自己在成為大人之後,若能再回過頭來用同理心相對待,那種和小孩子們共沐主思、齊享福音的感覺不是很好嗎?當大人看到合己心意之事時,內心一定會顯出微笑的表現,這是因為「好事」帶給您歡欣與快樂。奇妙的是,大人們看到小孩或嬰兒時,無論認識與否,第一個表情就是微笑,因為這種感覺就如同人們看見「好事」,「如意之事」的表現一樣。可想而知,小孩子帶給大人的「微笑」是何等甜蜜,難怪耶穌惱怒祂的學生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

 

2.每一個人皆同屬耶穌基督的肢體

    同屬上帝家裡的人,並沒有年齡區分。同樣,在一個身體的各項組織中,每個器官皆有其重要性,絕不能重這輕那,因為各個組成體皆有其功能和重要性,缺一不可,更不能有重大輕小的情況產生,否則整個身體將殘缺不全,如同一部機器無法運作一般。保羅對於咱們同是屬基督就如肢體屬身子一樣,有一番非常好的教訓:

就如身子是一個仍是一個身子,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瞌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第十二章十二~二十七節)

    可見肢體雖大小不一,但卻各有絕對之功能,而每個肢體也都有互動的關係,若有一肢體受苦,所有肢體就一同受苦。若有一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同得榮耀。保羅以此加強說明了我們同為基督身體的意義是多麼重要,這裡所提到的「你們」乃代表著複數,其中包括了所有的肢體,也就是同屬上帝家裡的人,每一個人皆屬上帝的孩子(Children),各有其角色和重要性。所以當一個人,無論他是大人或小孩,若接受洗禮,他就屬於耶穌基督,在主裡面無論大小都是同等、同樣是肢也是體。

    既是同樣的一個肢體,就是生命的共同體,當然也是靈裡面的共同體。對於整體教會生活和禮拜而言,都有同樣的期待與盼望,無論大人、小孩皆有心靈的需要和渴慕上帝的恩典的慾望。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二章中又特別強調:

 ……正如我們一個身子上有好些肢體,肢體也不都是一樣的用處。我們這許多人,在基督成為一身,互相聯絡作肢體,也是如此。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羅馬書十二章一~二十一節)

此經節所展現的意義正在鼓勵和勸戒,教會有如基督的身體,基督本身就是教會的頭。而現在教會的成員不只大人還有小孩,各種角色和恩賜也都不一,大人決沒有排斥小孩的權利,因為在上帝面前,大人與小孩同樣是上帝的「孩子」。祂希望二者共同發揮恩賜,共同在禮拜時向上帝獻上最美好的祭,使肢和體能各取所需,各發所長來榮神益人。

 

3.每一個人皆可以一起禮拜

    基本上,我們都已了解,禮拜是一種共同的行動,否則那只不過是個人的鏗修而已。既是集體的行動,小孩子也絕對是禮拜當中的一份子。在今天共同禮拜(或稱公共禮拜)(Corporate Worship) 的聲浪中,許多基督教會已在努力讓所有人,無論大人小孩,皆能直接參與「禮拜」。因為「共同二或「公共」,並不只是大人的專利,而是所有「人」的權利,小孩就是所有「人」的一部份,他們也可以一起和大人參與禮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共同禮拜的意義。

     「禮拜就是信仰家庭成員的一種共同活動一一大人小孩一起聚集,彼此貢獻,實象徵著家庭成員的聚集與合一」當然家庭成員在台一之外,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或是個別靈修時刻,若沒有齊聚一堂來共同禮拜,實難見著合一的景象。換個例子而言,在開家庭會議或慶生會聚餐時,可能帶來無限的歡樂,但若家庭成員無法全部到齊,或是缺少小孩子的參與,整個氣氛委實會感到缺少什麼似的。若能全員到齊,那合一的氣氛便直湧而上,除了歡樂氣氛上的台一外,家庭的認同和向心力也都會在此時表現出來,然而共同禮拜的合一亦乎如此。

    合一時,各人可依自己的高興分享喜樂,也可因自己的過錯相互認罪。小孩子亦可以將自己的喜悅分享家人,亦可以透過此機會來了解合一的重要。當然他也能夠對於自己心中的不悅作一番表達,同時也可展現出對上帝的感恩。當共同禮拜時,這種合一的行動是必須的,因為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藉著共同的禮拜得著合一一的意義。(筆者按:當筆者到美國進修時,常參與台灣人教會,會中皆有一部份時間特別為小孩所安排,讓小孩坐在最前面,由牧師以五分鐘時間宣講兒童信息(children Message)。起初筆者實在相當不習慣嚴肅的禮拜氣氛被這短短兒童信息破壞。但後來卻發現,當牧師向兒童宣講種種信息時,小孩子天真的回答常換來大人以微笑作為回應,從彼此間的互動與同受造就,頁的可以體會出禮拜中合一與喜樂的氣氛。)而且在合一的共同禮拜中,大人小孩均可得著從上帝而來的力量、教育、赦勉、贖回以及新生命;反之,若缺小孩子參與的禮拜,則會失去那天真、無邪、自然、單純、率真和盼望。

    過去傳統的禮拜,幾乎全部以大人為主,很少看到大人小孩共聚一堂的景象,而禮拜節目也都只為大人設計,因而造成禮拜只有嚴肅,並且非常具「人工化」氣氛,讓許多兒童無法和大人共同禮拜,使得人人都可參與禮拜的共同意義只偏向成人方面。如此一來,禮拜就不能人人化、共同化。一幅最理想的共同禮拜畫面,莫過於大人、小孩、老人、嬰兒、男人、女人、少年齊來共同參與,因為那是最自然、天真、和諧的寫照。

 

4.每一個人皆能享有看到恩典畫面的權利

    恩典的領受是每一個人心中最大的渴望,透過恩典人們可得著豐盛的禮物。特別在咱們基督教信仰當中,聖禮典的舉行是最明顯,也最能讓人領受到上帝恩典再次降臨的感覺,同時也可以從外在的儀式和表現中,清清楚楚看到恩典再臨的畫面。雖過去在神學上,對於洗禮和聖餐有許多分歧的主張,不少神學家對於所謂的「化質說」、「變質說」、「耶穌的親臨說」等,有許多爭論,導致於聖禮典依各種教義和神學理念各奔東西,其實這還全都是各人的信仰體驗對於這些解釋不同的結果所造成。但無論如何,基督教會普世教聯(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 ) 簡稱W.C.C.已於1982年於瑞士日內瓦出版一本Baptism, Eucharist and Ministry (洗禮聖餐與事奉),已充份說明了洗禮與聖餐的聖禮典意義。其內容乃根據新約聖經的記載,清楚說明了洗禮,聖餐和事奉的其義,而洗禮本身就是一種聖靈的工作,也是上帝給予人的恩典與禮物。聖餐則是對上帝恩典的思念與感恩。

    既然這些聖禮典已告知我們,咱們乃不斷的領受上帝的恩典。也許小孩並不如大人容易了解聖禮典的真義,也無法經驗到聖禮典所帶來的力量,因為他們年紀實在太小。可是小孩們卻可以看到洗禮的動作、酒、麵包以及水的存在,過去有不少教派已經允許受洗過的小孩領受聖餐,使得小孩能真正碰觸到聖禮典的感覺。雖然長老教會對於凡未領受過堅信禮者,就不能享受聖餐的規定依然明載著,但當小孩和大人共同參與聖禮典時,即使不領受聖餐,他們也一樣可以看到恩典的畫面,並享受那特別的氣氛,這乃是一項非常好的宗教教育,它能讓小孩子在禮拜和聖禮典中,學習如何領受恩典來更加親近上帝,大人實不必拒絕小孩子「參與」聖禮典禮拜的聖餐禮儀。

    此外,孩子在禮拜中也常可以因此得著宗教心,因為小孩的可塑性和學習能力相當強,但也容易受到傷害,我們應當與小孩于在共同禮拜中建立起和上帝親密的關係。美國芝加哥神學院教務長Myers和他夫人在其合著的書上曾指出:小孩子的一舉一動,可以帶給我們生命的成長和喜悅。但他們並非是成人的縮小( miniature adults ),他們是小孩,有其價值觀,和對上帝的認識,對禮拜的了解實有他重要的解釋,所以我們不應孤立小孩,使小孩成為大人群團中的邊緣人,應當將小孩子歸入大人群體中,因為小孩子也是真正的一個人。

 

、兒童禮拜的教育與宣踐對於台灣教會的再思

    談完兒童與禮拜的神學意義和重要性,我們對於兒童禮拜的教育與實踐也應當有所探討,才不致於理論和實踐脫節。筆者將採用二冊新出版的兒童與禮拜的實踐性書籍作為藍本,一起為台灣教會的兒童與禮拜作一番論述,祈使讀者能多加參考和應用。

    依兒童禮拜學者言,他們乃相當注重兒童禮拜的設計,以求得活潑與生動,為便加深小朋友的印象和直接感受到禮拜的氣氛,常以音樂、故事、圖片、禱告、肢體語言、律動、聲音來帶領孩子敬拜上帝。此外,學者們還顧慮到上帝與小孩垂直的關係,並且也兼顧到橫的互動(小孩與小孩間的關係),不但有靜態亦有動態的設計,使小孩真正感受到他們正在做禮拜。雖然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技發達到足以利用聲光和影像效果來吸引小朋友參與禮拜,使禮拜氣氛到最高潮,但這只是外在而已,其內在教育與禮拜的實踐才是首要的。為了讓小朋友能直接接觸到上帝的大愛,則要透過宗教的引導和啟發才能培養出兒童禮拜的意義。

 

1.從希伯來文化的教育傳統來學習兒童禮拜

     「孩子在禮拜的團體」( Children in the Worshiping Community)的作者研究指出:「家庭」乃孩童禮拜的中心,而父母親便是兒童禮拜最初的啟蒙者。的確,對於希伯來人而言,家庭就是兒童禮拜的起跑點,而這個起跑點所要扮演的「助跑者」並非兒童本身,乃是父母親。可知身為孩子的雙親所肩負的宗教教育責任何等重大!正如申命記的記載所言:

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命記六章四~九節)

 

可知,上帝如何要求猶太民族的雙親應重視宗教教育,要他們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得教導兒女。這雖是上帝在舊約時代對希伯來民族的父母親所立下的教訓,然而這些話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仍一直告訴我們身為人父母的,如何負起責任來教導兒女認識上帝並且愛上帝。

    除了家庭以外,日常生活禮節,以及各種希伯來節日也都是教導兒女經驗上帝的機會。當然各種安息日的聚會,割禮的實施,與鄰居的日常生活關係,也都不失為好機會,應把握契機讓孩子們明白上帝的教訓和各種所當遵守的誡命。所以父母親應藉著機會教育使兒女能更了解人和上帝的關係,也藉此認識上帝偉大的作為。出埃及記有二處記載在強調如何教導兒女了解上帝救恩的經節,同時也明白的指出:「每年皆要按著日期守這例」,使兒女們和大人們皆能遵守紀念的禮儀,來向上帝感恩。

 

你們的兒女問你們說,行這禮是甚麼意思。你們就說,這是獻給耶和華的祭。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侯,他擊殺埃及人,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們各家,於是百姓低頭下拜。(出埃及記十二章二十六~二十七節)

 

當那日你要告訴你的兒子說,這是因耶和華在我出埃及的時侯為我所行的事。這要在你手上作記號,在你額上作記念使耶和華的律法常在你口中,因為耶和華曾用大能的手將你從埃及領出來。所以你每年要按著日期守這例。(出埃及記十三章八~十節)

 

在這二處經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參與當時的禮儀者,不但是參與者,同時也是學習者。他們正在學習禮儀的意義,也在明白上帝對他們歷史的作為和將來的啟示。大人和小孩同時在禮拜中一起經驗上帝,並透過大人的解釋和不斷提醒,使大人更加溫故知新而了解上帝的拯救和眷顧,小孩子也能在每次的參與時,更加認識他們和上帝的關係。

    出埃及之後,以色列百姓的敬拜除了自己家庭之外,還常在安息日時聚集在會幕中聆聽上帝的話語並接受猶太律法(Torah)的教養。在這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教訓或律法的研讀,都同樣是當時敬拜上帝的一部份行動。雖然大部份時間還是在各自家庭舉行,但安息日的聚集,已使小孩經由大人的帶領,在公共的聚集和家庭聚會中體會到禮拜的氣氛,並且從幼小心靈中知道上帝的存在。

    從聖經的記載得知,希伯來人對於小孩的宗教教育和禮拜的教導,是先從家庭到團體禮拜,再到各種節期慶典,他們都得帶領小孩全程參與,並且在禮拜舉行時,特別告知小孩子種種禮儀的象徵與意義,藉此激發他們對於上帝的認識,且同時經驗到禮拜的氣氛。

 

2.從實踐的行動中帶領兒童參與禮拜

    過去台灣教會常摒除小孩於主日禮拜的大門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當我們看完聖經的種種教訓和記載後,實不應該再把禮拜當作是大人的專利,這樣的話,有違禮拜學和禮拜史的信仰原則。有人也許會提出許多疑點來質問,大人和小孩畢竟完全不同,對於牧師的講道和禮拜的程序非但無法了解,反而會破壞整個聚會的安靜氣氛,因為小孩子的理解力不足夠來明白所有禮拜的意義。其實這個論調乃完全錯誤,就等於以大人的立場來否定小孩子參與禮拜的存在價值。從舊約聖經中已可以清楚了解,帶領小孩子參與禮拜是大人和父母的責任。而耶穌卻在反對大人阻止小孩親近他時,為此事件還曾動怒斥責他的學生。大人若一味反對小孩參與禮拜,又把所有禮拜的程序專為大人設計,那大人不是要負起拒小孩於禮拜門外的責任嗎?

    就台灣教會諸多教派中,幾乎鮮少發現禮拜程序有任何一項是為小孩子安排。倘若能在禮拜程序中空出幾項專為小孩設計,並且邀請大人和小孩一起參加,真的可以體會出活潑可愛的一面。因為小孩單純的回答以及純潔的心,實可漂白許多大人的心靈,使大人表現出心中的微笑。即使只安排一首兒童聖詩,一篇短篇兒童信息或幾句為兒童的禧告在主日禮拜的程序中,讓小孩子參與後,再前往參加主日學,都不失兒童參與禮拜的真意。在此,筆者願以美國台灣人教會所使用的程序,以及美國改革宗教會的禮拜學者之建議,將成人和兒童禮拜的程序供作參考,以利兒童與成人禮拜的設計:(長約一小時)

 

1.前奏                  可選用本土樂器                   司琴

2.宣召                                                   司禮

3.聖詩                                                   會眾

4.信仰告白           祈禱文和使徒信經或新的誡命          會眾

5.啟應         可分為男和女或聖歌隊和會眾或司禮和會眾    會眾

6.兒童聖詩          選用兒童聖詩,大人小孩一起唱         會眾

7.兒童信息      約五分鐘專為兒童宣講,大人亦可聆聽       牧師

8.兒童的禱告          可帶領小朋友同聲禱告               牧師

(兒童由主日學老師帶領退場)

9.牧師的禱告              認罪祈禱代求                    牧師

10.聖經                                                   司禮

11.讚美                                                 聖歌隊

12.講道                 約二十分鐘內                      牧師

13.祈禱                                                   牧師

14.聖詩                                                   會眾

15.奉獻                                                   會眾

16.報告                                                   司禮

17.平安禮                                                 會眾

18.頌榮                                                   會眾

19.祝禱                 可邀兒童一起受祝福                牧師

20.殿樂                   可選用本土樂器                  司琴

 

    有關兒童信息的設計,可以依節期的需要加以安排和宣講。依Sonja M. StewartJerome W. Berryman二位教授的主張,小孩子參與禮拜時,可照信息和節期的需要,來安排座位,不一定得依傳統式的坐法聆聽上帝的話,可以用圓圈和各種隊形在自然氣氛中宣揚兒童信息。因為小孩們在學習和經驗上帝的過程乃經由他們的心繁和身體相互進行,所以透過各種動作、聲音、感覺、觸摸……等都可以教導他們。因為如何使上帝的話和小孩子的活動力相互配合,使整個信息能完全表達出來,其設計是相當重要的。畢竟小孩子是在動作中學習,他們需要許多的輔助教材,以及群體的動力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所以上述二位學者所合著的書中,乃特別強調團體動力和故事宣講的配合。不但如此。他們倆還專注圖片與信息的配合。在整本書裡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固片範例提供給主領禮拜者參考和運用。

    小孩究竟還是小孩,他們需要特別的環境和氣氛來經驗上帝的存在,他們需要和大人共同參與禮拜,從中可讓他們知道上帝不是只有大人的上帝,也是小孩的上帝,大家都有均等機會享受祂的恩典,同時也可向祂表達心中的感恩。其實小孩子對於禮拜的認識並不能從幾句話或幾個故事就可明白,反而是要常常在真正的參與後,才能感受禮拜的意義,所以帶領小孩一起參與禮拜是必要的。

    Sonja M. Stewart Jerome W. Berryman 二人還特別指出,教會應當配合教會的節期來設計兒童禮拜的主題和內容,因為教會的節期乃完全和耶穌基督相關聯,我們要特別記念耶穌的生、死、復活、昇天。所以為了加深兒童對於節期的了解,可用拼圖來設計出節期的圓形循環結構,把一年五十二個禮拜分別將各個節期標示出來,且可用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節期。二位作者的建議基本上是以紫色和藍色代表待降節期(Advent)、白色代表聖誕節期 ( Christmas )、白色代表主顯節期 (Epiphany) 、綠色代表主顯節到預苦節期間、紫色代表預苦期(Lent)、白色代表復活節期(Easter) 、紅色代表五旬節期(Pentecost) ,之後綠色再代表五旬節到待降節期的顏色。從顏色的配合以及週期性的循環前進,孩子們很容易明白耶穌基督對於人類拯救過程,同時也更加深他們對教會六大節期的認識。因為這六個節期所代表的正是一部拯救的故事,從故事體的表達,方能帶給小朋友了解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拯救的意義在裡面。

    另外二位兒童禮拜學者David NgVirginia Thomas亦相當注重如何用音樂來帶領小朋友進入禮拜,他們皆確信音樂和孩子就是自然性的結合,聲音和節奏都是吸引小朋友非常有力的工具,甚至小嬰兒也都可以被柔和的音樂所吸引。所以在兒童信息之前,兒童聖詩的吟唱便是一大利器。如何讓小孩透過音樂和聖詩進入禮拜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雖然大多數禮拜學者都想用圖片、卡片,各種教材和動作來帶領小孩子參與禮拜,而這些有形的東西也真正能發揮功效,但若能配合上音樂和兒童聖詩的吟唱,定會使整個禮拜氣氛更加生動活潑。

    二位作者在書上曾指出好幾個方案,其中最可行的還是慎重選擇兒童聖詩,要讓大人能唱小孩也同時能唱。儘量選擇歌詞重複且富有意思的短歌,即使是三歲或四歲的小孩也都能開口吟唱,同時大人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出讚美的聖詩。如此一來,短短的一首兒童聖詩,頁的會帶領大人和小孩齊聲唱出無限的信仰表達,也能夠看見大人和小孩在禮拜中合一的感覺。

    作者還談及如何幫助小孩使用聖詩,他鼓勵家長能配合選唱聖詩,並幫助小孩子也能拿起聖詩吟唱,即使孩子們還不識字,看不懂聖詩的字義所表達意思,但是當小孩和大人一樣捧著聖詩唱出讚美的聲音時,孩子們則曾覺得他們在禮拜時那一股存在的價值。因此大人亦可以在開"詩歌時,用手指頭指著歌詞的進行,一方面能幫助小孩看到音樂和詩詞的配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得著禮拜和讚美上帝的經驗。

     概談至此,也許大家總會覺得兒童和大人一同參與禮拜真的會帶來諸多不便。無可否認的,多多少少會因一些大人和小孩的年齡差距,無論在認知上和理解上都無法一致,同時也可能在安靜的氣氛中因程度參差不齊而受到干擾,其實這些是技術和帶領上的問題,並非共同禮拜本身的問題,目前所擔心的並不是上述這些困擾,而是教會領導人根本從未想過大人和小孩共同禮拜的迫切性,特別是在台滔各大教會中幾乎完全忽略它的重要和存在。難道禮拜一定非得嚴肅到如同上法庭或軍隊集合聽訓不可?難道上帝喜歡每一個信徒都板著臉孔面對祂?難道聖經曾告訴過我們禮拜時非得和小孩隔離?其實這些都不是禮拜時會眾們所願意見到的。當我們從上述種種探討中再次回想耶穌對小孩子的態度,以及希伯來人如何教導小孩和大人一同在禮拜中認識上帝時。咱們身為台灣教會的一份子,無論您屬任何教派,何不來鼓勵小孩子和我們一起敬拜上帝來經驗祂的大愛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