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盧俊義牧師講於2006年7月30
經文:約翰福音一:1-18
讀約翰福音第一個感覺就是和其它三本福音書很不一樣。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看的,作者努力要讓猶太人知道耶穌基督就是大家所期盼甚久的彌賽亞。因此,這本福
音書一開始就是用家譜呈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後代,大衛是亞伯拉罕的後代。」(馬太福音一:1)。不要小看以家譜做開場白,作者已
經很清楚在說明一件事:耶穌基督就是大衛家族的人,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出自大衛後裔的「新王」(參考以賽亞書十一: 1)。
馬可福音則是用另外一種筆法要告訴所有的讀者,作者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馬可福音一: 1)這已經很清楚在說明耶穌基督是救主。這句「上帝的兒子」,在當時就是指上帝差派到世界上來的拯救者,馬可福音開門見山就指明耶穌基督就是這位拯救者。
路加福音很特別,作者路加是外邦人,他寫這本福音書並不是要寫給猶太人看,而是要寫給外邦人讀的,可是卻在開頭就先介紹猶太人所熟悉的施洗約翰之出生背景,這一點很特別。因為外邦人對施洗約翰並不熟悉,作者路加會先介紹他必定有特別的意義。原因我想是因為施洗約翰在猶太人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耶穌基督又和施洗約翰是同一時代的人,且有親戚關係(參考路加福
音一:
36)。路加福音將整個基督福音傳播的中心放在耶路撒冷,因此,當在見證耶穌基督時,若是由施洗約翰開始介紹,將會使許多居住在外邦的猶太人多一份認同,進而減少一分阻力。
約翰福音在編撰上可說是四本福音書中最特別的,作者一開始就從上帝的創造說起,而不是介紹耶穌基督的家世背景。他要表明一個基本觀念,耶穌基督是早在上帝創
造宇宙萬物之時,就已經存在了。因此,要介紹耶穌基督,就要從上帝創造開始說起,而上帝的創造就是「道」。而這「道」,就是上帝的「話」。
這種對福音表達的方式可說是很特別,也因為作者是用「道」來表達福音的意義,因此,約翰福音在編撰上蒐集了甚多耶穌基督的話,而且這些話都和「永恆的生命」
有密切關係。作者認為上帝是用祂的話來創造宇宙萬物,萬物也因為上帝的話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下去。而耶穌基督傳講的信息,就是使人的生命得到「永恆」的
力量。因此,耶穌基督所傳講的話,其實就是上帝的「道」。這也是約翰福音作者會以「合而為一」來見證耶穌基督和上帝的關係之因(參考約翰福音十七:
11、21、22、23)。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的內容:第一至五節:
1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是上帝。 2在太初,道就與上帝同在。 3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4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這生命把光賜給人類。 5光照射黑暗,黑暗從沒有勝過光。
約翰福音一開始就用非常簡潔有力的語句,說出上帝就是「道」,而這「道」就是一切生命的來源。
「道」這個字的希臘文是「 logos」。意思是指「語言」、「話」。這並不是指有說出來的才算,而是包含了想在內心、沒有說出的意念。因此,希臘人用「 logos」這個字時,也在表達另一種意義,是說用理性、思考、計畫想做的事。
這樣,當約翰福音作者在開場的第一句話就說:「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意思就是說上帝在創造宇宙萬物之前,已經計畫好要怎樣創造整個宇宙萬物,這種想
法其實是和當時羅馬帝國的世界有關係的。我們經常聽到「條條道路通羅馬」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當時羅馬帝國已經有規劃且建造好的交通網路,使得它的部隊可以很快抵達各地去征服對方。而世界各地的人都想要到羅馬去朝貢。
宇宙萬物之前,就已經很清楚規劃好一幅創造的藍圖,然後開始依序著這幅藍圖進行祂的創造。
創世記第一章廿六和廿八節可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文,在這兩節經文中描述上帝用祂的「形像」創造人,然後要這些被創造出來的人進行管理整個世界萬物。請注意,「形像」就是一個代表的記號。我們可以這樣說,上帝所創造的萬物,每項都有祂的記號。
第二節,這裏說「太初」,參考創世記第一章一節開頭也是用這個詞,意思是指「時間」。但這個時間存在於一個無限的空間,沒有特定的界線。
再來,再次重複「道與上帝同在」這句話,表示上帝可以用「道」來形容,也可以用「道」來表示其意。如果「道」就像前面所說的,是上帝創造的記號,那麼看見上帝,就像看見上帝的創造一樣。而看見一切被創造之物,就如同看見上帝一樣的珍貴。
這樣的認識和觀念在今天高科技時代,越來越需要清楚知道。例如,我們看到強大颱風來襲,我們就會明白那也是上帝奇妙的創造,想用人的力量給予阻擋、改變,那
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被創造的一切,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想要改變上帝的旨意,除非有上帝的同意,否則只會帶來更多的災難罷了。
第三節可說是在解釋前面二節,在這節提到上帝就是用「道」來創造一切。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節說每一樣受造物都是藉著「道」來創造的,這樣的說法就像創世記第一
章所說的,上帝依照祂的計畫來創造,且每樣受造之物在上帝看來都是「好的」(參考創世記一: 4、10、12、18、21、25、
31)。不要小看這個「好的」一字,簡單的一個字,已經表明一個重要的信念:上帝喜愛祂所創造的整個世界萬物。有人會將一些不喜歡的「物」當作「不好」
的,在上帝看來還是「好」的。人分別「好」與「不好」的條件,往往是因為需要與否,但這樣的條件是自私、有限的。就像人在看別人是否「好」與「壞」時,就
是根據人本身的需要來決定的。
另一方面,約翰福音作者時代的社會,正好也是「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非常猖獗的時代,這個思想對人的看法很特別,認為整個世界都是邪惡的,只有靈魂才是聖潔的。現在約翰福音作者很清楚地說明每樣東
西,包括人類在內,都是上帝依計畫所造出來的。既然是上帝所創造出來的,就沒有甚麼「好」或「壞」之別。這正好是在回應創世記第一章所描述的,每當一天創造結束後,上帝都會重複檢驗成果,之後就會用肯定的話說「看為是好」來結束。
第四節可說是這段經文中最重要的一節,也可說是將整個創世記第一章創造的記事,給予一個美好的結語──道就是生命的根源。約翰福音的作者很清楚表示一個生命
觀念:若是沒有上帝的「道」,生命將會死去,或是成為沒有生命的存在。有上帝的「道」,才會看到生命,因為生命與「光」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作者在這裏說「道」把生命的光呈現出來。
第五節是一節對照句。光,代表著生命的記號,相對的,黑暗表示沒有生命。另外,若是光可以代表著「善」,那麼,黑暗就表示「邪惡」。而「光」與「暗」都是約翰福音作者最喜歡用的詞。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邪不勝正」,正好可以反應作者在這裏所說的「黑暗從沒有勝過光」這句話。
第六至九節:
6有一個人,名叫約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 7他來為那光作證,為要使大家聽見他的信息而信。 8他本身不是那光,而是要為光作證。 9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全人類。
作者在這裏先介紹一下施洗約翰這個人,然後才在第十九節以後詳細說明他所做的工作。四本福音書中,約翰福音可說是介紹施洗約翰最詳細的,作者很明確地在第六節強調施洗約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而且表示施洗約翰被上帝差遣的主要使命,就是要為「光」作見證。因為在第四節說「光是生命的源頭」,因此,施洗約翰就是要為這生命的源頭作見證。而我們知道萬物的源頭就是來自上帝,也就是來自創造一切萬物的「道」、「上帝」,所以,施洗約翰也是要為這「道」、「上
帝」作見證。
第七節這裏很清楚地說明施洗約翰被差遣的主要目的,是要使「聽見他的信息而信」。這裏並沒有說出他傳的信息是甚麼。馬可福音第一章四節則記載施洗約翰出來傳的信息是:「你們要悔改,接受洗禮,上帝就赦免你們的罪。」
在馬太和路加這兩本福音書都有進一步記載,施洗約翰對當時想要接受他洗禮的人,又說了下列的話:
「要用行為證明你們已經悔改,不要自以為亞伯拉罕是你們的祖宗就可以逃避審判。我告訴你們,上帝能夠拿這些石頭為亞伯拉罕造出子孫來!斧頭已經擱在樹根上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都要砍掉,丟在火裏。」(馬太福音三: 8—10)
路加福音第三章七至九節也有同樣的記載,但路加福音更記載一段很珍貴的記事,就是有一大群人,這群人包括一般人民、稅棍和士兵,他們和施洗約翰之間有了對話,主要都是在詢問他們該怎樣做才能表示真正的悔改(參考路加福音三:
10—14)?路加福音這樣的記載,讓我們看到約翰福音所說的,就是施洗約翰所傳的,主要是要讓人因為聽了信息而信。
第八節也很有意思,約翰福音作者清楚地說施洗約翰並不是「真光」。更重要的是當耶路撒冷宗教領袖差派祭司和利未人來詢問施洗約翰身份時,他就很清楚地表示自己並不是人人所描述的,以為他就是猶太人期盼甚久的彌賽亞(基督),或是偉大的先知以利亞(參考約翰福音一:
19—25)。他把自己的身份表白得很清楚,就像第八節所說的,他只是一位見證者罷了。
第九節,可將這節跟第四節連在一起看,就會發現光既然是生命的源頭,帶給人類生命。那麼,光主要的功用,就是要讓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光就是要帶給全人類生命的盼望。
請注意,作者在這裏用「真光」這個詞,並不是在說明有「真」與「假」之別。而是在強調實質的意義,指的是「永恆」、「不會消失」、「長久」的意思。這樣,相對於「黑暗」,就是「短暫」、「消失」、「死亡」等。
第十至十三節:
10道在世上,上帝藉著他創造世界,而世人竟不認識他。 11他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也不接受他。 12然而,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 13這樣的人不是由血統關係,不是由人的性慾,也不是由男人的意願生的,而是由上帝生的。
這段經文再次回到第一段所提到的「道」。
但真正的問題是出現在人類社會中已經充滿了罪。罪所代表的是「黑暗」。黑暗最怕光照射,因為當黑暗遇到光的照射時,會隨即消失、無法存在。也因為這樣,黑暗會想盡辦法要讓光無法照到。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說明光與暗之間的差異。
第十節,在第三節已經很清楚說到一切萬物都是藉著「道」來創造的。在這節則是更進一步地說明這創造的「道」是存在於這個「世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認識。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上帝在哪裏?」或是也有人會問說:「在哪裏可以找到上帝?」然而每當這個問題一出來,我們常感覺到不知要怎樣回答這樣的問題。
上帝既然是「道」,而祂的「道」又是存在這「世上」,那應該是可以找到、看到、體驗到、接觸到的。約翰一書第四章十二節這樣寫著:「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但
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在我們的生命裏,而他的愛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確實是這樣,有愛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上帝,因為上帝是愛(參考約翰一書四:
8、16b)。就像前面已經述說過,上帝用祂的形像創造人類。因此,人類應該表現出上帝的形像,這形像是上帝的愛,因為只有愛才能顯明上帝存在我們的生命裏。
但真正的問題是這裏所提到的──世人竟不認識他。這裏所用的「認識」一詞,也是在表示「相信」。換句話說,雖然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卻不認識上帝,或是說不相信上帝,是拒絕上帝。我們可以這樣說,在一個動亂不安的世代中,我們會有一種感受,就是會問為甚麼會這麼亂?為甚麼上帝會允許這麼邪惡的權勢騷擾人類世界?我們看到一個家庭分裂時,夫妻彼此之間就像是互不認識的人,更嚴重的還會彼此仇視。當我們看到父母和子女分裂,或是兄弟姊妹彼此之間有了仇恨時,就會在公開場合說不認識、不相信對方一樣,以表示拒絕與對方有任何關係。
約翰福音作者說創造生命、賞賜生命的上帝來到祂創造的世界,但這個世界卻拒絕上帝。為甚麼會這樣?如果從創世記第三章看人犯罪的情形就會更清楚了。聖經的作者告訴我們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犯了罪,想要逃避上帝。而這種逃避的方式,就像使徒保羅所說的,是「故意」不認識上帝(參考羅馬書一: 21—22)。
第十二節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這節說出了基督教信仰最中心的議題──接受且相信耶穌就是生命的救主者,會得到上帝賞賜特別的恩典,成為祂的兒女。這樣的兒女身份有個很特別之處,就是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不是因為血緣,而是因為上帝揀選的愛。就像耶穌基督就曾對跟隨他的人說:「凡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
姊妹,和母親。」
第十四節:
14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我們看見了他的榮耀,這榮耀正是父親的獨子所當得的。
這節可說整本約翰福音最中心的主題,也是經常被引用來說明耶穌基督之所以降生在這世界上的意義。在馬太福音第一章和路加福音第二章等處的經文,都記載耶穌基
督降生在世界上的經過。而在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有不同於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所描述。他說:「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原有上帝的本質,
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
二: 5—8)
使徒保羅這樣描述耶穌基督降生在世界上的情景,與馬太與路加這二本福音書所記載的情形大不相同;使徒保羅所強調的是非常具體的,是一位救主將自己「轉換」成
為「僕人」的身分。這種「轉換」就是約翰福音作者在這裏所用的「成為」這詞,在希臘文是「
egeneto」,意思就是「轉換」。這跟上述腓利比書中,使徒保羅所說的完全相同。
再者,約翰福音作者在這裏特別強調「道成為人」的原動力,是因為「充滿著上帝的恩典和真理」。所謂「恩典」,指的是原本不是人配得領受的,如今可以毫無任何
代價就可以獲取得到。而「真理」,指的是永恆的、不會改變的。例如以賽亞書第四十章六至八節:「有一個聲音喊說:去報消息!
我問:報甚麼消息?
要宣佈:人人都像草芥一般;
他們的美麗像野地的花。
上主吹起一陣風,
草就枯乾,花就凋謝;
人跟花草沒有兩樣。
草會枯萎,花會凋謝,
但是我們上帝的話永不改變!」(以賽亞書四十: 6—8)
沒錯,上帝的話就是聖經所告訴我們的「道」。先知以賽亞讓我們看到「上帝的話永不改變」,而世上所有一切的事物都會改變,即使美麗像花,生存能力強硬像草,這些都會改變。卻只有上帝的話永不改變,原因是上帝的話是真理。
約翰福音的作者也在這裏讓我們知道,當人認識並且領受了上帝的「恩典」和「真理」之後,才會明白怎樣榮耀上帝的救恩,而這救恩就是第十七節所說的「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
第十五至十八節:
15
約翰為他作證,呼喊說:「關於他,我曾經說過:『他在我以後來,卻比我偉大;因為我出生以前,他已經存在。』」
16從他的豐盛裏,我們領受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 17上帝藉著摩西頒佈法律,但恩典和真理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
18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獨子,就是跟父親最親密的那一位,把他啟示出來。
施洗約翰最清楚自己的身分,他知道自己在耶穌基督之先來到世界上,就是要為耶穌基督作準備的。因此,在第十五節說施洗約翰見證耶穌基督比他更偉大。在前面三
本福音書的記載裏,施洗約翰一再強調,他即使要為耶穌解鞋帶都不配(參考馬太福音三: 11,馬可福音一: 7,路加福音三: 16)。
解鞋帶,這意思是僕人在為他的主人脫鞋子。聖經的時代,只有僕人才為主人或是賓客做這種事。施洗約翰知道自己並不是眾人所期盼的生命之主、拯救者。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路加福音第一章的記載,施洗約翰比耶穌基督早六個月出生在世界上。因此,當施洗約翰在這裏說,耶穌基督比他還要早存在,是在他還沒有出生
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他這樣的說法表達了兩種意義:一是耶穌基督雖然比他晚出來傳福音,但因為耶穌基督才是主,所以,施洗約翰自己清楚,要在這位偉大的君王
之前先做預備工作。二是耶穌基督並不用人間的時間來計算的。因為他是宇宙的主宰,這一點也是約翰福音這本經書所重視的觀念。
第十六至十七節很有意思,這兩節經文讓我們知道,任何人只要是在耶穌基督裏,就能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而這恩典能豐富人的生命。
約翰福音的作者並沒有貶低摩西法律的權威,也沒有否定摩西法律的重要性,但他強調永恆的真理只有從耶穌基督身上顯示出來。因為在耶穌基督的時代,猶太人雖然
很清楚摩西法律的規定,但往往卻加上了許多傳統習俗,而導致這些來自摩西所頒布的法律失去了原有的精神。例如守安息日的規定,經過積年累月的傳承,無形中
附加了許多習俗規章,反而使真正需要在安息日享受上帝恩典的人,因為習俗的規定使他們從群眾中被隔離出來。例如患有血漏病的婦女不可以參加敬拜就是個例子
(參考利未記十五: 25—28)。
第十八節,猶太人都知道,當人看到上帝必定無法存活(參考創世記十六: 13、三十二: 30,出埃及記三十三: 20,申命記四:
12)。整本聖經就是告訴我們,上帝就是愛。因此,有愛的地方,就會看見上帝。而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愛的代表記號。因此,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我們就可以看見上
帝。因為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為了表示祂對人類世界的愛,差派到世上來的救主(參考約翰福音三: 16)。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看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萬物生命來自上帝的話,失去上帝的話語,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存在的力量。
約
翰福音作者介紹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救恩時,在開場何人只要是在耶穌基督裏,就能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而這白就說上帝是一切生命的創造者,也是萬物生命的來
源。作者為甚麼會這樣說?原因就是要接著說明一個重要的事實:沒有上帝的救恩,就沒有生命的盼望;沒有連結在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裡,就會和生命的源頭隔
開、切斷。因此,我們從這裏也可以看到,約翰福音作者努力地希望我們明白,要擁有永恆的生命,就必須與生命的源頭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
水源流入生命中,使我們的生命得到永恆的力量。
作者幫助我們明白上帝創造生命的基礎,就是祂的話語,因為上帝就是用祂的話語創造宇宙萬物,並且賞賜生命給祂所創造的這些萬物。上帝的話就是永恆之「道」。這「道」有兩個層面的意義:
一是生命的方向。因此,作者在這裏談到「道」是生命的亮光。光能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二是豐富生命的內涵。作者說當我們從上帝領受了祂的「道」之後,就如同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生命將因此而「恩上加恩」。
從這裏我們看到上帝用祂的話語創造萬物的生命,也賞賜給所有受造之物,因著祂的話語而得到豐富的生命。這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擁有上帝的
話,將會使人的生命獲得力量,而且會使生命的內涵豐富起來,這就像耶穌基督所說的,他來,是要使人得到「豐豐富富的生命」(參考約翰福音十: 10)。
「道」是上帝的話,上帝的話就在聖經中,認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
我在各地演講時都會提到一點,就是台灣社會是最欠缺聖經話語的社會,這點從自殺率很高的問題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自殺的手段越來越殘忍,動輒就發生在父母想要自殺時,連同稚齡的孩子也帶著去自殺,這是非常嚴重的罪惡。 2004年,台灣有 3468人自殺, 2005年則有
4282人。不論自殺的理由是甚麼,自殺就是在否定上帝賞賜生命的恩典。
再者,我們從 2004年或是
2005年自殺的人口中,看到都是男性比女性多。為甚麼會這樣?我們通常都有一個觀念,以為男性比較強壯、冷靜。其實不然,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男性的宗教性比較低,女性在信仰上比較熱心,這一點從我帶查經的事工上可看得到。在禮拜三上午查經班的
200名出席者當中,姊妹約佔四分之三,兄弟只有四分之一;禮拜五晚上查經班
75名出席,女性佔有五分之三,男性則佔五分之二;禮拜四晚上社青查經班,男女的出席率比較接近;禮拜一在和信醫院的查經班,在
15名出席者當中,只有兩位男性。在我們東門學苑,來上課的女性比男性多出很多。我們也會發現,女性在追求信仰上的用心,都會比男性熱心,而男性則是在追求事業的用心上比較高。因此,當事業不盡心意的時候,男性往往會認為生命存在的意義失落了。可是,女性並不是這樣,當她遇到最困苦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怎樣尋求宗教信仰的力量來支撐。而聖經上帝的話,往往是她獲得力量最重要的來源。
也因為這樣,我一直盼望有更多兄弟來參加查經班,學習認識聖經上帝的話語。不要以為有了事業,就有生命的意義,不是這樣。請記得:事業若要有意義,就必須有
上帝的話加入其中,才會顯出真實的內涵,否則無論事業多麼有發展,那只不過是一大堆數字而已,沒有特別的生命意義可言。因為生命並不是用數字建構起來的。
想
想耶穌基督的教訓所帶給我們的信息,當那位在事業上大有成就的財主感到心滿意足之際,耶穌基督說他是個「糊塗人」,原因是他雖然「為自己積聚許多財富」,
可是在上帝的眼中,他並不像他擁有的財富一樣「富足」(參考路加福音十二:
16—21)。當那位大財主要求亞伯拉罕差派乞丐拉撒路去他家告知他的五個兄弟,讓他們知道他在陰間的痛苦時,亞伯拉罕的回答是:「如果他們不聽摩西和先
知們的話,即使有人從死裏復活,他們也不會相信的!」(路加福音十六:
31)而當稅吏長撒該遇見了耶穌基督之後,高興到願意將自己的財產拿出一半分給窮人,且願意賠償被他欺騙過的人時,耶穌基督稱讚撒該,說「今天救恩來到這
一家」(參考路加福音十九: 9)。
當
我們將這些比喻和實際案例仔細品味一下,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重點:生命的價值是在於我們擁有上帝的話。當我們擁有上帝的話時,對於手上觸摸得到的東西,眼
睛所看得到的事物,就會回應出不同的態度。如果我們生命中沒有上帝的話作為基礎,就算我們擁有在人看來是亮麗的一切,抓住了在人看來非常貴重的物品,在上
帝眼中也將會是空無一物一般。這樣,我們就會像是耶穌基督所說的,是上帝眼中的貧窮人囉。
二、用上帝的話生活在人類社會中,並且積極地將上帝的話呈現出來。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這句可說是整本約翰福音最重要的一句話。這句話很清楚地在表明一個信息:上帝用祂的話活在我們人類社會當中,使接受祂的話的人,得到生命。
就像前面所說的,「道」是上帝的話語。上帝的話語並不是用來觀看的,也不是用來放在家裏、茶几上、裝飾品上當作欣賞用的。約翰福音的作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上帝的「道」轉換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
約翰福音作者的這句話非常特別,他在表明一個重要的觀念:真正有上帝的話語在生命中的人,不會離開人世孤立,獨自一個人享受生活樂趣。真正有上帝話語同在的人,他一定會積極地走進人群中,介入人間的事務,為的是要將上帝的話實踐出來,好讓更多人看見生命的亮光。基督教會兩千年來的歷史就是在見證這個事實,我們看到許多宣教師奮不顧身地投入生命在各個角落中,特別是進入那些偏遠地區,使被社會大眾所疏忽的人獲得生命力量而產生強大的「生之勇氣」。
我非常懷念一位曾在台東奉獻一生的天主教神父錫質平,他是瑞士人,在 1948年被天主教瑞士白冷差會派遣到台灣來。
錫神父來台灣台東不久,就看到台東許多青年學子一直想要往西部地區就學,要不,就是一天到晚都在補習。經過了解之後,他才知道大家都想升大學,這和他在瑞士的經驗不一樣。於是他在台東的郊區馬蘭地區購買了一塊土地,創辦享譽的台灣職業學校「公東高工」。
他創辦這所工業學校,除了來自天主教會的支持外,有許多經費都是來自瑞士家鄉親人、好友的捐獻。他把瑞士人做事那種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用來教導學生。他告訴木工科學生,即使是最細小的一根鐵釘,都可看出一個人的生命觀和做事的態度。他讓製圖的學生清楚知道,就算是只有一釐之差,也會使一部原本可組合運轉的機器成為廢鐵。他絕對不允許學生有「馬馬虎虎」、「差不多」這種華人文化中最普遍存在的含糊觀念,而是要求到絕對分釐不差才可以。每天在實習工廠工作結束
之後,掉落在地上的一根鐵釘也要撿拾起來,他說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一種工作態度──絕不浪費任何可用的資源。他說只有在這樣的情形下,人家才會尊敬我們
所做的工作。
也因為這樣,公東高工在錫神父時代,連續長達十年時間,該校的木工科替咱台灣贏得國際技能競賽冠軍的榮譽。許多學生畢業之後,紛紛進入師範大學、台北工專、
高雄工專等校就讀,也在許多木工傢俱公司擔任重要職位。他說創辦這所學校就是要讓這些邊遠地區的青年學子知道一件事:生命不是靠讀教科書、升學建構起來的,我們的生命是以認真、實在奠下基礎發展起來的。生存不是倚靠虛有的學歷,而是要靠真實的能力。
我也想到來自美國的女宣教師白寶珠女士,她是在 1954年從美國密蘇里州隻身到台灣的公共衛生護士,次年就志願到澎湖協助宣導治療與照護痲瘋病患,對當時醫療十分落後的澎湖縣來說猶如天降甘霖。
痲瘋病,這在早期台灣社會被稱之為「癩病」,白姑娘卻將她的一生都用來照顧澎湖群島上所有的痲瘋病人,並且使這些病人都能受到良好的保護,不但可以繼續在島上謀生活,也因為她細心的照顧,許多人病癒之後還可以建立家庭過正常的生活。白寶珠姑娘最令人感動的一句話:「我沒有做甚麼,只是做聖經要我做的事。」也因為這樣,她拒絕新聞媒體記者的採訪,她告訴那些想要知道她的人說:「只要你們認識耶穌基督,你們就會像我一樣,做該做的事。」
類似這樣的宣教師很多,他們都是實踐了約翰福音作者在這裏所介紹的「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這句話,使我們社會中許多被遺忘、忽略的人,生命獲得亮光和生存的勇氣。
沒錯,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的「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使我們因為上帝的話而明白生命的意義,並且獲得生存的力量。
約翰福音一:1-18
讀
約翰福音第一個感覺就是和其它三本福音書很不一樣。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看的,作者努力要讓猶太人知道耶穌基督就是大家所期盼甚久的彌賽亞。因此,這本福
音書一開始就是用家譜呈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耶穌基督是大衛的後代,大衛是亞伯拉罕的後代。」(馬太福音一:1)。不要小看以家譜做開場白,作者已
經很清楚在說明一件事:耶穌基督就是大衛家族的人,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出自大衛後裔的「新王」(參考以賽亞書十一: 1)。
馬可福音則是用另外一種筆法要告訴所有的讀者,作者說:「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馬可福音一: 1)這已經很清楚在說明耶穌基督是救主。這句「上帝的兒子」,在當時就是指上帝差派到世界上來的拯救者,馬可福音開門見山就指明耶穌基督就是這位拯救者。
路加福音很特別,作者路加是外邦人,他寫這本福音書
並
不是要寫給猶太人看,而是要寫給外邦人讀的,可是卻在開頭就先介紹猶太人所熟悉的施洗約翰之出生背景,這一點很特別。因為外邦人對施洗約翰並不熟悉,作者
路加會先介紹他必定有特別的意義。原因我想是因為施洗約翰在猶太人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而耶穌基督又和施洗約翰是同一時代的人,且有親戚關係(參考路加福
音一:
36)。路加福音將整個基督福音傳播的中心放在耶路撒冷,因此,當在見證耶穌基督時,若是由施洗約翰開始介紹,將會使許多居住在外邦的猶太人多一份認同,
進而減少一分阻力。
約
翰福音在編撰上可說是四本福音書中最特別的,作者一開始就從上帝的創造說起,而不是介紹耶穌基督的家世背景。他要表明一個基本觀念,耶穌基督是早在上帝創
造宇宙萬物之時,就已經存在了。因此,要介紹耶穌基督,就要從上帝創造開始說起,而上帝的創造就是「道」。而這「道」,就是上帝的「話」。
這
種對福音表達的方式可說是很特別,也因為作者是用「道」來表達福音的意義,因此,約翰福音在編撰上蒐集了甚多耶穌基督的話,而且這些話都和「永恆的生命」
有密切關係。作者認為上帝是用祂的話來創造宇宙萬物,萬物也因為上帝的話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下去。而耶穌基督傳講的信息,就是使人的生命得到「永恆」的
力量。因此,耶穌基督所傳講的話,其實就是上帝的「道」。這也是約翰福音作者會以「合而為一」來見證耶穌基督和上帝的關係之因(參考約翰福音十七:
11、21、22、23)。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的內容:第一至五節:
1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是上帝。 2在太初,道就與上帝同在。 3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 4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這生命把光賜給人類。 5光照射黑暗,黑暗從沒有勝過光。
約翰福音一開始就用非常簡潔有力的語句,說出上帝就是「道」,而這「道」就是一切生命的來源。
「道」這個字的希臘文是「 logos」。意思是指「語言」、「話」。這並不是指有說出來的才算,而是包含了想在內心、沒有說出的意念。因此,希臘人用「 logos」這個字時,也在表達另一種意義,是說用理性、思考、計畫想做的事。
這
樣,當約翰福音作者在開場的第一句話就說:「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意思就是說上帝在創造宇宙萬物之前,已經計畫好要怎樣創造整個宇宙萬物,這種想
法其實是和當時羅馬帝國的世界有關係的。我們經常聽到「條條道路通羅馬」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就是當時羅馬帝國已經有規劃且建造好的交通網路,使得它的部
隊可以很快抵達各地去征服對方。而世界各地的人都想要到羅馬去朝貢。
宙萬物之前,就已經很清楚規劃好一幅創造的藍圖,然後開始依序著這幅藍圖進行祂的創造。
創世記第一章廿六和廿八節可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文,在這兩節經文中描述上帝用祂的「形像」創造人,然後要這些被創造出來的人進行管理整個世界萬物。請注意,「形像」就是一個代表的記號。我們可以這樣說,上帝所創造的萬物,每項都有祂的記號。
第二節,這裏說「太初」,參考創世記第一章一節開頭也是用這個詞,意思是指「時間」。但這個時間存在於一個無限的空間,沒有特定的界線。
再來,再次重複「道與上帝同在」這句話,表示上帝可以用「道」來形容,也可以用「道」來表示其意。如果「道」就像前面所說的,是上帝創造的記號,那麼看見上帝,就像看見上帝的創造一樣。而看見一切被創造之物,就如同看見上帝一樣的珍貴。
這
樣的認識和觀念在今天高科技時代,越來越需要清楚知道。例如,我們看到強大颱風來襲,我們就會明白那也是上帝奇妙的創造,想用人的力量給予阻擋、改變,那
是不可能的。因為這些被創造的一切,都有上帝的旨意在其中。想要改變上帝的旨意,除非有上帝的同意,否則只會帶來更多的災難罷了。
第
三節可說是在解釋前面二節,在這節提到上帝就是用「道」來創造一切。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節說每一樣受造物都是藉著「道」來創造的,這樣的說法就像創世記第一
章所說的,上帝依照祂的計畫來創造,且每樣受造之物在上帝看來都是「好的」(參考創世記一: 4、10、12、18、21、25、
31)。不要小看這個「好的」一字,簡單的一個字,已經表明一個重要的信念:上帝喜愛祂所創造的整個世界萬物。有人會將一些不喜歡的「物」當作「不好」
的,在上帝看來還是「好」的。人分別「好」與「不好」的條件,往往是因為需要與否,但這樣的條件是自私、有限的。就像人在看別人是否「好」與「壞」時,就
是根據人本身的需要來決定的。
另
一方面,約翰福音作者時代的社會,正好也是「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非常猖獗的時代,這個思想對人的看法很特別,認為整個世界都是邪惡的,只有靈魂才是聖潔的。現在約翰福音作者很清楚地說明每樣東
西,包括人類在內,都是上帝依計畫所造出來的。既然是上帝所創造出來的,就沒有甚麼「好」或「壞」之別。這正好是在回應創世記第一章所描述的,每當一天創
造結束後,上帝都會重複檢驗成果,之後就會用肯定的話說「看為是好」來結束。
第
四節可說是這段經文中最重要的一節,也可說是將整個創世記第一章創造的記事,給予一個美好的結語──道就是生命的根源。約翰福音的作者很清楚表示一個生命
觀念:若是沒有上帝的「道」,生命將會死去,或是成為沒有生命的存在。有上帝的「道」,才會看到生命,因為生命與「光」是連結在一起的。因此,作者在這裏
說「道」把生命的光呈現出來。
第
五節是一節對照句。光,代表著生命的記號,相對的,黑暗表示沒有生命。另外,若是光可以代表著「善」,那麼,黑暗就表示「邪惡」。而「光」與「暗」都是約
翰福音作者最喜歡用的詞。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邪不勝正」,正好可以反應作者在這裏所說的「黑暗從沒有勝過光」這句話。
第六至九節:
6有一個人,名叫約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 7他來為那光作證,為要使大家聽見他的信息而信。 8他本身不是那光,而是要為光作證。 9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全人類。
作
者在這裏先介紹一下施洗約翰這個人,然後才在第十九節以後詳細說明他所做的工作。四本福音書中,約翰福音可說是介紹施洗約翰最詳細的,作者很明確地在第六
節強調施洗約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而且表示施洗約翰被上帝差遣的主要使命,就是要為「光」作見證。因為在第四節說「光是生命的源頭」,因此,施洗約
翰就是要為這生命的源頭作見證。而我們知道萬物的源頭就是來自上帝,也就是來自創造一切萬物的「道」、「上帝」,所以,施洗約翰也是要為這「道」、「上
帝」作見證。
第七節這裏很清楚地說明施洗約翰被差遣的主要目的,是要使「聽見他的信息而信」。這裏並沒有說出他傳的信息是甚麼。馬可福音第一章四節則記載施洗約翰出來傳的信息是:「你們要悔改,接受洗禮,上帝就赦免你們的罪。」
在馬太和路加這兩本福音書都有進一步記載,施洗約翰對當時想要接受他洗禮的人,又說了下列的話:
「要用行為證明你們已經悔改,不要自以為亞伯拉罕是你們的祖宗就可以逃避審判。我告訴你們,上帝能夠拿這些石頭為亞伯拉罕造出子孫來!斧頭已經擱在樹根上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都要砍掉,丟在火裏。」(馬太福音三: 8—10)
路
加福音第三章七至九節也有同樣的記載,但路加福音更記載一段很珍貴的記事,就是有一大群人,這群人包括一般人民、稅棍和士兵,他們和施洗約翰之間有了對
話,主要都是在詢問他們該怎樣做才能表示真正的悔改(參考路加福音三:
10—14)?路加福音這樣的記載,讓我們看到約翰福音所說的,就是施洗約翰所傳的,主要是要讓人因為聽了信息而信。
第
八節也很有意思,約翰福音作者清楚地說施洗約翰並不是「真光」。更重要的是當耶路撒冷宗教領袖差派祭司和利未人來詢問施洗約翰身份時,他就很清楚地表示自
己並不是人人所描述的,以為他就是猶太人期盼甚久的彌賽亞(基督),或是偉大的先知以利亞(參考約翰福音一:
19—25)。他把自己的身份表白得很清楚,就像第八節所說的,他只是一位見證者罷了。
第九節,可將這節跟第四節連在一起看,就會發現光既然是生命的源頭,帶給人類生命。那麼,光主要的功用,就是要讓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光就是要帶給全人類生命的盼望。
請注意,作者在這裏用「真光」這個詞,並不是在說明有「真」與「假」之別。而是在強調實質的意義,指的是「永恆」、「不會消失」、「長久」的意思。這樣,相對於「黑暗」,就是「短暫」、「消失」、「死亡」等。
第十至十三節:
10道在世上,上帝藉著他創造世界,而世人竟不認識他。 11他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也不接受他。 12然而,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 13這樣的人不是由血統關係,不是由人的性慾,也不是由男人的意願生的,而是由上帝生的。
這段經文再次回到第一段所提到的「道」。
但真正的問題是出現在人類社會中已經充滿了罪。罪所代表的是「黑暗」。黑暗最怕光照射,因為當黑暗遇到光的照射時,會隨即消失、無法存在。也因為這樣,黑暗會想盡辦法要讓光無法照到。作者用這種方式在說明光與暗之間的差異。
第十節,在第三節已經很清楚說到一切萬物都是藉著「道」來創造的。在這節則是更進一步地說明這創造的「道」是存在於這個「世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認識。
我
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上帝在哪裏?」或是也有人會問說:「在哪裏可以找到上帝?」然而每當這個問題一出來,我們常感覺到不知要怎樣回答這樣的問題。
上帝既然是「道」,而祂的「道」又是存在這「世上」,那應該是可以找到、看到、體驗到、接觸到的。約翰一書第四章十二節這樣寫著:「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但
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在我們的生命裏,而他的愛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確實是這樣,有愛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上帝,因為上帝是愛(參考約翰一書四:
8、16b)。就像前面已經述說過,上帝用祂的形像創造人類。因此,人類應該表現出上帝的形像,這形像是上帝的愛,因為只有愛才能顯明上帝存在我們的生命
裏。
但
真正的問題是這裏所提到的──世人竟不認識他。這裏所用的「認識」一詞,也是在表示「相信」。換句話說,雖然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但這個世界卻不認識上
帝,或是說不相信上帝,是拒絕上帝。我們可以這樣說,在一個動亂不安的世代中,我們會有一種感受,就是會問為甚麼會這麼亂?為甚麼上帝會允許這麼邪惡的權
勢騷擾人類世界?我們看到一個家庭分裂時,夫妻彼此之間就像是互不認識的人,更嚴重的還會彼此仇視。當我們看到父母和子女分裂,或是兄弟姊妹彼此之間有了
仇恨時,就會在公開場合說不認識、不相信對方一樣,以表示拒絕與對方有任何關係。
約
翰福音作者說創造生命、賞賜生命的上帝來到祂創造的世界,但這個世界卻拒絕上帝。為甚麼會這樣?如果從創世記第三章看人犯罪的情形就會更清楚了。聖經的作
者告訴我們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人犯了罪,想要逃避上帝。而這種逃避的方式,就像使徒保羅所說的,是「故意」不認識上帝(參考羅馬書一: 21—22)。
第
十二節是很重要的一節經文,這節說出了基督教信仰最中心的議題──接受且相信耶穌就是生命的救主者,會得到上帝賞賜特別的恩典,成為祂的兒女。這樣的兒女
身份有個很特別之處,就是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不是因為血緣,而是因為上帝揀選的愛。就像耶穌基督就曾對跟隨他的人說:「凡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
姊妹,和母親。」
(馬可福音三: 35)第十四節:
14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我們看見了他的榮耀,這榮耀正是父親的獨子所當得的。
這
節可說整本約翰福音最中心的主題,也是經常被引用來說明耶穌基督之所以降生在這世界上的意義。在馬太福音第一章和路加福音第二章等處的經文,都記載耶穌基
督降生在世界上的經過。而在使徒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有不同於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所描述。他說:「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原有上帝的本質,
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
二: 5—8)
使
徒保羅這樣描述耶穌基督降生在世界上的情景,與馬太與路加這二本福音書所記載的情形大不相同;使徒保羅所強調的是非常具體的,是一位救主將自己「轉換」成
為「僕人」的身分。這種「轉換」就是約翰福音作者在這裏所用的「成為」這詞,在希臘文是「
egeneto」,意思就是「轉換」。這跟上述腓利比書中,使徒保羅所說的完全相同。
再
者,約翰福音作者在這裏特別強調「道成為人」的原動力,是因為「充滿著上帝的恩典和真理」。所謂「恩典」,指的是原本不是人配得領受的,如今可以毫無任何
代價就可以獲取得到。而「真理」,指的是永恆的、不會改變的。例如以賽亞書第四十章六至八節:「有一個聲音喊說:去報消息!
我問:報甚麼消息?
要宣佈:人人都像草芥一般;
他們的美麗像野地的花。
上主吹起一陣風,
草就枯乾,花就凋謝;
人跟花草沒有兩樣。
草會枯萎,花會凋謝,
但是我們上帝的話永不改變!」(以賽亞書四十: 6—8)
沒錯,上帝的話就是聖經所告訴我們的「道」。先知以賽亞讓我們看到「上帝的話永不改變」,而世上所有一切的事物都會改變,即使美麗像花,生存能力強硬像草,這些都會改變。卻只有上帝的話永不改變,原因是上帝的話是真理。
約翰福音的作者也在這裏讓我們知道,當人認識並且領受了上帝的「恩典」和「真理」之後,才會明白怎樣榮耀上帝的救恩,而這救恩就是第十七節所說的「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
第十五至十八節:
15
約翰為他作證,呼喊說:「關於他,我曾經說過:『他在我以後來,卻比我偉大;因為我出生以前,他已經存在。』」
16從他的豐盛裏,我們領受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 17上帝藉著摩西頒佈法律,但恩典和真理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
18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獨子,就是跟父親最親密的那一位,把他啟示出來。
施
洗約翰最清楚自己的身分,他知道自己在耶穌基督之先來到世界上,就是要為耶穌基督作準備的。因此,在第十五節說施洗約翰見證耶穌基督比他更偉大。在前面三
本福音書的記載裏,施洗約翰一再強調,他即使要為耶穌解鞋帶都不配(參考馬太福音三: 11,馬可福音一: 7,路加福音三: 16)。
解鞋帶,這意思是僕人在為他的主人脫鞋子。聖經的時代,只有僕人才為主人或是賓客做這種事。施洗約翰知道自己並不是眾人所期盼的生命之主、拯救者。
值
得注意的是:根據路加福音第一章的記載,施洗約翰比耶穌基督早六個月出生在世界上。因此,當施洗約翰在這裏說,耶穌基督比他還要早存在,是在他還沒有出生
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他這樣的說法表達了兩種意義:一是耶穌基督雖然比他晚出來傳福音,但因為耶穌基督才是主,所以,施洗約翰自己清楚,要在這位偉大的君王
之前先做預備工作。二是耶穌基督並不用人間的時間來計算的。因為他是宇宙的主宰,這一點也是約翰福音這本經書所重視的觀念。
第十六至十七節很有意思,這兩節經文讓我們知道,任何人只要是在耶穌基督裏,就能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而這恩典能豐富人的生命。
約
翰福音的作者並沒有貶低摩西法律的權威,也沒有否定摩西法律的重要性,但他強調永恆的真理只有從耶穌基督身上顯示出來。因為在耶穌基督的時代,猶太人雖然
很清楚摩西法律的規定,但往往卻加上了許多傳統習俗,而導致這些來自摩西所頒布的法律失去了原有的精神。例如守安息日的規定,經過積年累月的傳承,無形中
附加了許多習俗規章,反而使真正需要在安息日享受上帝恩典的人,因為習俗的規定使他們從群眾中被隔離出來。例如患有血漏病的婦女不可以參加敬拜就是個例子
(參考利未記十五: 25—28)。
第
十八節,猶太人都知道,當人看到上帝必定無法存活(參考創世記十六: 13、三十二: 30,出埃及記三十三: 20,申命記四:
12)。整本聖經就是告訴我們,上帝就是愛。因此,有愛的地方,就會看見上帝。而耶穌基督就是上帝愛的代表記號。因此,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我們就可以看見上
帝。因為耶穌基督就是上帝為了表示祂對人類世界的愛,差派到世上來的救主(參考約翰福音三: 16)。
現在讓我們來想想看這段經文所帶來的信息:
一、萬物生命來自上帝的話,失去上帝的話語,就等於失去了生命存在的力量。
約
翰福音作者介紹上帝在耶穌基督裏的救恩時,在開場何人只要是在耶穌基督裏,就能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而這白就說上帝是一切生命的創造者,也是萬物生命的來
源。作者為甚麼會這樣說?原因就是要接著說明一個重要的事實:沒有上帝的救恩,就沒有生命的盼望;沒有連結在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裡,就會和生命的源頭隔
開、切斷。因此,我們從這裏也可以看到,約翰福音作者努力地希望我們明白,要擁有永恆的生命,就必須與生命的源頭緊密地連結在一起,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
水源流入生命中,使我們的生命得到永恆的力量。
作者幫助我們明白上帝創造生命的基礎,就是祂的話語,因為上帝就是用祂的話語創造宇宙萬物,並且賞賜生命給祂所創造的這些萬物。上帝的話就是永恆之「道」。這「道」有兩個層面的意義:
一是生命的方向。因此,作者在這裏談到「道」是生命的亮光。光能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二是豐富生命的內涵。作者說當我們從上帝領受了祂的「道」之後,就如同得到上帝拯救的恩典,生命將因此而「恩上加恩」。
從
這裏我們看到上帝用祂的話語創造萬物的生命,也賞賜給所有受造之物,因著祂的話語而得到豐富的生命。這樣,我們可以得到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擁有上帝的
話,將會使人的生命獲得力量,而且會使生命的內涵豐富起來,這就像耶穌基督所說的,他來,是要使人得到「豐豐富富的生命」(參考約翰福音十: 10)。
「道」是上帝的話,上帝的話就在聖經中,認識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信仰功課。
我
在各地演講時都會提到一點,就是台灣社會是最欠缺聖經話語的社會,這點從自殺率很高的問題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自殺的手段越來越殘忍,動輒就發生在父母想
要自殺時,連同稚齡的孩子也帶著去自殺,這是非常嚴重的罪惡。 2004年,台灣有 3468人自殺, 2005年則有
4282人。不論自殺的理由是甚麼,自殺就是在否定上帝賞賜生命的恩典。
再
者,我們從 2004年或是
2005年自殺的人口中,看到都是男性比女性多。為甚麼會這樣?我們通常都有一個觀念,以為男性比較強壯、冷靜。其實不然,如果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
現男性的宗教性比較低,女性在信仰上比較熱心,這一點從我帶查經的事工上可看得到。在禮拜三上午查經班的
200名出席者當中,姊妹約佔四分之三,兄弟只有四分之一;禮拜五晚上查經班
75名出席,女性佔有五分之三,男性則佔五分之二;禮拜四晚上社青查經班,男女的出席率比較接近;禮拜一在和信醫院的查經班,在
15名出席者當中,只有兩位男性。在我們東門學苑,來上課的女性比男性多出很多。我們也會發現,女性在追求信仰上的用心,都會比男性熱心,而男性則是在追
求事業的用心上比較高。因此,當事業不盡心意的時候,男性往往會認為生命存在的意義失落了。可是,女性並不是這樣,當她遇到最困苦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
是怎樣尋求宗教信仰的力量來支撐。而聖經上帝的話,往往是她獲得力量最重要的來源。
也
因為這樣,我一直盼望有更多兄弟來參加查經班,學習認識聖經上帝的話語。不要以為有了事業,就有生命的意義,不是這樣。請記得:事業若要有意義,就必須有
上帝的話加入其中,才會顯出真實的內涵,否則無論事業多麼有發展,那只不過是一大堆數字而已,沒有特別的生命意義可言。因為生命並不是用數字建構起來的。
想
想耶穌基督的教訓所帶給我們的信息,當那位在事業上大有成就的財主感到心滿意足之際,耶穌基督說他是個「糊塗人」,原因是他雖然「為自己積聚許多財富」,
可是在上帝的眼中,他並不像他擁有的財富一樣「富足」(參考路加福音十二:
16—21)。當那位大財主要求亞伯拉罕差派乞丐拉撒路去他家告知他的五個兄弟,讓他們知道他在陰間的痛苦時,亞伯拉罕的回答是:「如果他們不聽摩西和先
知們的話,即使有人從死裏復活,他們也不會相信的!」(路加福音十六:
31)而當稅吏長撒該遇見了耶穌基督之後,高興到願意將自己的財產拿出一半分給窮人,且願意賠償被他欺騙過的人時,耶穌基督稱讚撒該,說「今天救恩來到這
一家」(參考路加福音十九: 9)。
當
我們將這些比喻和實際案例仔細品味一下,就會發現一個共同的重點:生命的價值是在於我們擁有上帝的話。當我們擁有上帝的話時,對於手上觸摸得到的東西,眼
睛所看得到的事物,就會回應出不同的態度。如果我們生命中沒有上帝的話作為基礎,就算我們擁有在人看來是亮麗的一切,抓住了在人看來非常貴重的物品,在上
帝眼中也將會是空無一物一般。這樣,我們就會像是耶穌基督所說的,是上帝眼中的貧窮人囉。
二、用上帝的話生活在人類社會中,並且積極地將上帝的話呈現出來。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這句可說是整本約翰福音最重要的一句話。這句話很清楚地在表明一個信息:上帝用祂的話活在我們人類社會當中,使接受祂的話的人,得到生命。
就像前面所說的,「道」是上帝的話語。上帝的話語並不是用來觀看的,也不是用來放在家裏、茶几上、裝飾品上當作欣賞用的。約翰福音的作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上帝的「道」轉換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
約翰福音作者的這句話非常特別,他在表明一個重要的觀念:真正有上帝的話語在生命中的人,不會離開人世孤立,獨自一個人享受生活樂趣。真正有上帝話語同在的人,他一定會積極地走進人群中,介入人間的事務,為的是要將上帝的話實踐出來,好讓更多人看見生命的亮光。
基督教會兩千年來的歷史就是在見證這個事實,我們看到許多宣教師奮不顧身地投入生命在各個角落中,特別是進入那些偏遠地區,使被社會大眾所疏忽的人獲得生命力量而產生強大的「生之勇氣」。
我非常懷念一位曾在台東奉獻一生的天主教神父錫質平,他是瑞士人,在 1948年被天主教瑞士白冷差會派遣到台灣來。
錫神父來台灣台東不久,就看到台東許多青年學子一直想要往西部地區就學,要不,就是一天到晚都在補習。經過了解之後,他才知道大家都想升大學,這和他在瑞士的經驗不一樣。於是他在台東的郊區馬蘭地區購買了一塊土地,創辦享譽的台灣職業學校「公東高工」。
他
創辦這所工業學校,除了來自天主教會的支持外,有許多經費都是來自瑞士家鄉親人、好友的捐獻。他把瑞士人做事那種認真、一絲不苟的態度用來教導學生。他告
訴木工科學生,即使是最細小的一根鐵釘,都可看出一個人的生命觀和做事的態度。他讓製圖的學生清楚知道,就算是只有一釐之差,也會使一部原本可組合運轉的
機器成為廢鐵。他絕對不允許學生有「馬馬虎虎」、「差不多」這種華人文化中最普遍存在的含糊觀念,而是要求到絕對分釐不差才可以。每天在實習工廠工作結束
之後,掉落在地上的一根鐵釘也要撿拾起來,他說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一種工作態度──絕不浪費任何可用的資源。他說只有在這樣的情形下,人家才會尊敬我們
所做的工作。
也
因為這樣,公東高工在錫神父時代,連續長達十年時間,該校的木工科替咱台灣贏得國際技能競賽冠軍的榮譽。許多學生畢業之後,紛紛進入師範大學、台北工專、
高雄工專等校就讀,也在許多木工傢俱公司擔任重要職位。他說創辦這所學校就是要讓這些邊遠地區的青年學子知道一件事:生命不是靠讀教科書、升學建構起來
的,我們的生命是以認真、實在奠下基礎發展起來的。生存不是倚靠虛有的學歷,而是要靠真實的能力。
我也想到來自美國的女宣教師白寶珠女士,她是在 1954年從美國密蘇里州隻身到台灣的公共衛生護士,次年就志願到澎湖協助宣導治療與照護痲瘋病患,對當時醫療十分落後的澎湖縣來說猶如天降甘霖。
痲
瘋病,這在早期台灣社會被稱之為「癩.病」,白姑娘卻將她的一生都用來照顧澎湖群島上所有的痲瘋病人,並且使這些病人都能受到良好的保護,不但可以繼續在
島上謀生活,也因為她細心的照顧,許多人病癒之後還可以建立家庭過正常的生活。白寶珠姑娘最令人感動的一句話:「我沒有做甚麼,只是做聖經要我做的事。」
也因為這樣,她拒絕新聞媒體記者的採訪,她告訴那些想要知道她的人說:「只要你們認識耶穌基督,你們就會像我一樣,做該做的事。」
類似這樣的宣教師很多,他們都是實踐了約翰福音作者在這裏所介紹的「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這句話,使我們社會中許多被遺忘、忽略的人,生命獲得亮光和生存的勇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