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神學報第八期
哈尤‧尤道
加拿大溫哥華神學院神學碩士
本院禮拜學、教會音樂講師

前 言

  根據 P. H. Pfatteicher的說法:「禮拜是對某人的崇敬,而此人配得尊崇、愛和默想的榮譽」。 另外J. D. Crichton也主張「禮拜是一種宗教的現象,即對奧秘的一種敬畏與神聖的作為,通過禮拜教人能經驗一種超然的現象」。他認為禮拜儀式是以一個神話(Myth)或是一種神聖的故事(Sacred Narrative)為中心。這故事是將過去所發生的事再活生生的重演一遍,此故事亦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基督教並不否定最初(原始)的禮拜價值,甚至把過去原始崇拜賦予新的義意,誠如J. D. Crichton 說:「基督教禮拜不拒絕原始崇拜的價值,反而取原始崇拜之精華,放在新的情境上並加以宣揚與昇華。」 

  在這多元化的時代,基督教禮拜也因時代、傳統、文化、情境的需要而出現不同的意義,從不同意義中可彼此欣賞與學習,為的是能豐富我們的禮拜,使每ㄧ位參與禮拜者都受到培育與幫助。

 

1.基督教禮拜的義意(字意)

 根據 James F. White 所述「禮拜」英語字彙有七種義意:(1)Service(聚會、服務):意思是為人做事或服務。其字根為拉丁文之"Servus",指身為奴隸之職責是要服務他人。(2)Office(職責):其字根為拉丁文之"officium",意為服務或職責,也有禮拜、聚會之意。(3)Liturgy(禮儀):它最初有世俗性的意義,此字來自希臘文之"Leitourgia",其字根是 laos(人們)、ergon(工作),意為:禮儀是公眾的工作,也就是說,這個工作是為著人們所居住的環境之利益。(4)Cult(祭儀):源自拉丁文"Colere",此字為農事的術語,意即耕種(Cultivate);此字通常是用在法語及義大利語中之崇拜術語。(5)Worship(禮拜):有表達世俗之涵意,它是來自古老英語"Weorthscipe",即"Weorth"(worthy)值得、價值之意,"Scipe"(Ship)對特定身份者之尊稱。總而言之,Worship(禮拜)常用在對特別有貢獻價值者之象徵或對某人之尊敬之意。(6)Celebration(慶祝):這個字是最近幾年才普遍被使用,譬如:聖餐的慶祝、聖誕節的慶祝等等。(7)Ritual(祭禮):是基督教禮拜最基本的名稱,因為祭儀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意涵,這個字是人類學家常用來描述某一個民族的社會行為,諸如:自然的儀式、埋葬的禮俗等等。

  通過上述有關「禮拜」之字意的認識,相信對基督教禮拜就有更廣泛的瞭解與看法,進而從中互相學習與彼此豐富。

2.禮拜的定義

James White認為禮拜的意義除了新教(Protestant)的觀點外,也應該包含羅馬天主教及東方正教的思想。 事實上,從不同宗派的角度來看禮拜的意義,其內涵將會更廣且豐富。以下分別提出不同宗派之學者專家,對禮拜之定義的看法:

Paul W. Hoon教授,屬衛理公會,著有《禮拜之整合》(1971)一書。他特別強調禮拜是以基督論為中心。

James White認為 Hoon 保留了「基督教禮拜是上帝在耶穌基督中啟示自己,以及人對上帝的回應。」把基督教禮拜的中心圍繞在救恩的歷史事件上。 

Peter Brunner,屬路德教會,著有《禮拜在基督的名》,他強調禮拜如同上帝服事他的百姓(會眾),及百姓(會眾)在上帝前之服事。

Jean- Jacques Von Allmen 教授屬改革宗教會,他曾出版一本著名的書,書名《禮拜─神學與實際》,他認為「禮拜是重新確認那活生生的救恩史,這救恩史就是基督如何救贖人類的偉大事件,這救恩工作是藉著聖靈工作來完成。」 因此,Von Allmen 教授把基督教禮拜與聖經的拯救事件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Evelyn Underhill,屬英國國教(Anglo-Catholic),她於1936年出版一本書名叫《禮拜》。主張「禮拜是被造者對永恆的回應」、「是一個超自然的行為,是一個超然的生命。」 對她來說,基督教禮拜的特色只有藉著上帝對被造物持續不變的關懷,以及人對上帝真誠的敬拜才會被突顯出來。

George Florovsky 教授,屬東正教會。他說:「基督教禮拜是人對上帝呼召的回應,也是對上帝偉大作為的回應,特別是在基督救贖的工作上。」又說:「基督教禮拜其最基本及不可缺少的行動是讚美與尊崇。」 對他而言,禮拜必須強調"回應"、"讚美"及"尊崇"三方面。

Nikos A. Nissiotis,也是一位東正教的神學家,他主張應將三位一體的行動與臨在放在禮拜當中。他說:「禮拜最初不是由人來主動,而是通過聖靈在基督身上彰顯上帝的救贖行動。」

羅馬天主教普遍地把禮拜描述成「上帝被榮耀和人類被成聖」,這句話是出自 Pope Pius 第十世所作之教會音樂 Moto Proprio(1903)。因此,羅馬天主教對禮儀的定義都是以人成聖與上帝被榮耀為主。

Don Odo Casel,是一位法國聖本篤修會(Benedictine)的僧士,他描述基督教禮拜如同「復活的奧秘」(The Paschal Mystery),這觀念在最近幾年變得非常普遍。復活(基督的救恩行動)奧秘(被隱藏的得到揭開)是已升天的基督臨在並活動在我們的禮拜中。

 

3.禮拜神學

禮拜與神學 
過去一談到禮拜就只有想到崇拜(Worship)這個用字,但是後來經過多方的收集與探討之後,西方教會對「禮拜」所引用的詞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禮儀(Liturgy)一字常被引用。禮拜學字典上寫著「崇拜(Worship)這個字是共同的名詞而已,並不能直接代替禮拜(Service)」。


因此,以下是用禮儀(Liturgy)的觀念去談禮拜與神學之關係。

James Empereur 在其著作《禮儀(Liturgy)神學模式》(1987)書中,第一句話就寫到「禮拜應當成為神學的起源及準則」。他提出早期聖禮中拉丁文字Lex orandi,Lex credendi 其意為「禱告的法則是信仰的法則」,因此,早期「禮拜」就已被認定為是神學的起源之一。他說:「Lox orandi (禱告法則)……是早期教會的重心,這意謂著禮拜是神學起源之一,因為禮拜能繪出基督徒信仰的系統與科學之解釋。」

另一方面,禮拜也被視如一個使徒傳統的見證及有規範性的價值,特別是在早期的禮拜。James Empereur 說:「禮拜是有規範性價值,因為我們可推測第一個基督教禮拜的經驗與信仰的表達是最根本且又真實的。」 他並強調神學是人們信仰的一種回應,神學不能與人們分開。他認為神學沒有禮拜的經驗是死的,他說:「禮拜是一個溝通最基本的模式,上帝的救恩行動在那裡被述說及被完成。」

 

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

禮拜神學從因英文的語法有二種不同的意義:什麼是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什麼是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 Jame Empereur在此有很好的區分,他說:「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是強調從禮拜的內容及行動的研究中,提出神學之關鍵,而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較趨向於神學的組織系統,但這個神學的組織系統是藉禮拜之經驗和回應而呈現出來。」 他又說:「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是屬於組織系統方面的,也是牧會方面的。」

James Empereur 很強調「禮拜神學必須與禮拜的經驗相關連,或者說神學的回應是與人的經驗相關連。」 他覺得用「模式」(models)在科學上及系統上可幫助我們來了解釋禮拜神學,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去參考。 以下他共列出七種禮拜神學模式:

 

(1)制度模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l):

這模式強調如果作好一次美好的禮拜,也就是說,把禮拜當成可見的儀式(a visible rite)或稱可見的儀式架構(a visible liturgical structure)。在可見的儀式架構中我們享受與主的關係並受培育。 Empereur 說:「可見的儀式架構是回應我們跟上帝之關係的一個架構,這是基督教最根本的隱喻。禮儀是恩典,在禮拜中所有禮拜者都能得到幫助及培育。」 因此,該模式如同一個制度,有一定的法則去遵行,不管我們設計有多創意的禮拜,其主要目的就是敬拜上帝。

 

(2)奧秘模式(The Mystery Model):

禮拜是復活的事件(耶穌基督的死與升天)或稱救贖的奧秘。這救贖的奧秘不單是為了回憶與紀念,事實上,這奧秘也真正臨在於聖禮當中,禮拜是被歷史(複雜的實體)所充滿。
通過奧秘的模式,我們了解基督在我們當中,他的臨在不僅僅限制在聖禮中,也在宇宙(Cosmic)中。

 

(3)聖禮模式(The Sacramental Model):

因為禮拜是表現教會和形成教會的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模式,教會(基督的身體)很容易被人認知,以及禮拜就在一個教會當中。因此,梵帝岡(羅馬教廷)第二次大公會議(VaticanⅡ),曾強調這模式就是「教會是與上帝聯合(union)、與人類合一(unity)的聖禮,或者教會是一個聯合(union)和合一(unity)的記號與器皿。」

 

(4)宣告模式(The Proclamation Model):

這模式是上帝與世界的對話關係, Empereur 說:「宣告模式的禮拜神學是上帝對世界對話關係,其證據就在禮拜的架構與形式中。」他主張這模式是強調禮拜是一種佈道(evangelization),為使所有人都歸向主。因此,這模式強調禮拜是上帝與禮拜者的對話中,對復活的宣告。

 

(5)過程模式(The Process Model):

根據 Empereur之看法,「禮拜」永遠是一種過程,禮拜總是與過去、現在和將來有密切的關係。換句話說,禮拜總是扮演回應神學的活動與動向的角色。他說:「禮拜是教會保持
那不斷創造過程的一個方法。因此,禮拜成為持有過去、關係現在、回應將來之救恩的慶祝活動。」

 

(6)治療模式(Therapeutic Model):

此模式的圖像是從基督徒說故事(Christian story-telling)的慶祝方式來的。那些故事到底是指那一種故事呢?其答案是指我們自己個人的故事,即通過禮拜把耶穌基督的故事和自己個人的故事放在一起,讓我們的故事變得完全。因此,他說:「在淨化過程中,通過說故事帶來救贖。在慶祝耶穌基督的故事中,禮拜成為一個基督徒靈命最具體被經驗的地
方與方法。」

 

(7)釋放模式(Liberation Model):

該模式的圖像如同預演上帝國在人間,在禮拜中「公義」是佔最重要的角色,他說:「釋放模式是在證明如何確認公義在禮拜中的角色。」 因此,在設計禮拜之架構時必須要打破性別、年齡、種族、階級、國家(民族)等之區分。

 

J. D. Crichton 對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有獨道之見解,他提出三點:(1)體系(System)。(2)見證(Witness)。(3)詮釋、行動、道之象徵
(Expression of Symbol, Action, Word)。他說:「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有很多的意義,它可視為系統神學之分支,特別是關心禮拜的系統上。其次,它可視為神學,即用禮儀來見證一個教會所相信的及其信仰,並從傳統與聖經中得到印證。再者,可透過禮拜中對象徵、行動、道之詮釋來調查其信仰之接觸點。」

 

聖 禮(Sacrament)

在禮拜學中,除了禮拜(Liturgy)這個字很普遍之外,另外「聖禮(Sacrammts)」也是常常被使用的一個字。事實上,聖禮乃是禮拜中最主要的內容,諸如受洗(入會)、聖餐、封立、婚禮、葬禮等等,若將聖禮神學的觀點加以歸納,就會幫助我們了解其內涵及重要性。由新的神學模式描述之聖禮神學列舉如下:

聖禮是「上帝的賜予(God's Self- giving)」─White

聖禮是「我們向著神聖(Doors to the sacred)」─Martos

聖禮是「顯而易見的話(Visible words)」─Jenson

聖禮是「上帝的臨在現在正呼喚著我們(Presence of God calling us presence)」─Duffy

另外有一本書名叫《在宗教教育及禮拜之聖禮》,由(1985)Robert L. Browning 及 Ray A. Reed 共同合著,該書對於聖禮的了解有更多樣的看法:

 

(1)所有的生活如同聖禮。
(2)聖禮如同一個象徵記號,這記號指出所有世界萬物都屬上帝,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結合我們一起去創造,並且所有的人在神聖的慶祝中,靈裡合一及成為共同體的生命。
(3)聖禮中可看到上帝的恩典唯有在基督耶穌裡被顯現。
(4)教會如同基督的聖禮。
(5)聖禮的事件如同基督臨在於所有教會與世上。
(6)聖禮如同一個力量注入於教會和世界,這力量不單是思想上、回憶或情感的獨白而已,而是臨在的聖靈能力喚起人的委身(commitment)和行動(action)。
(7)聖禮如同上帝國的事件,也如同將來的記號。
(8)聖禮如同真實的人類事件,賦予人生命的循環,養育信仰的進展,並且回應人類的真實需要。

 

結 論

禮拜的更新是目前各教會(派)不可忽視,也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特別當傳統禮拜(莊嚴安靜型)受到「敬拜讚美」禮拜方式影響之時,我們不能坐視而不管,我們必需在禮拜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上,重新檢視與思考,進而有效的來因應。從探討基督教禮拜意義的過程中,我得到幾點感想:一、我認為台灣教會對禮拜的認知太淺又太少,單從參考資料來看,中文資料(書)真的少得可憐,然而外文資料雖難以計數,卻礙於自己外文能力不好。二、過去福音剛入台灣時,比較沒有禮拜上的問題,因為信徒都很熱心,禮拜都很專注,禱告也很熱烈,對於靈命的成長也非常追求,禮拜自然成為一種享受。因此,面對多元化的時代,禮拜的設計除了要有更深的理論知識,瞭解當地的文化與情境外,更重要是有屬靈生命的支持與充滿,讓聖靈有空間自由運行在我們所設計的禮拜當中,如此才能能享受禮拜最高的藝術,這最高的藝術就如耶穌所說:「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



基督教禮拜的意義
引自玉神學報第八期

哈尤‧尤道
加拿大溫哥華神學院神學碩士
本院禮拜學、教會音樂講師

前 言

  根據 P. H. Pfatteicher的說法:「禮拜是對某人的崇敬,而此人配得尊崇、愛和默想的榮譽」。 另外 J. D. Crichton也主張「禮拜是一種宗教的現象,即對奧秘的一種敬畏與神聖的作為,通過禮拜教人能經驗一種超然的現象」。他認為禮拜儀式是以一個神話(Myth)或是一種神聖的故事(Sacred Narrative)為中心。這故事是將過去所發生的事再活生生的重演一遍,此故事亦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基督教並不否定最初(原始)的禮拜價值,甚至把過去原始崇拜賦予新的義意,誠如 J. D. Crichton 說:「基督教禮拜不拒絕原始崇拜的價值,反而取原始崇拜之精華,放在新的情境上並加以宣揚與昇華。」

  在這多元化的時代,基督教禮拜也因時代、傳統、文化、情境的需要而出現不同的意義,從不同意義中可彼此欣賞與學習,為的是能豐富我們的禮拜,使每ㄧ位參與禮拜者都受到培育與幫助。

1.基督教禮拜的義意(字意)

  根據 James F. White 所述「禮拜」英語字彙有七種義意:(1) Service(聚會、服務):意思是為人做事或服務。其字根為拉丁文之"Servus",指身為奴隸之職責是要服務他人。(2) Office(職責):其字根為拉丁文之"officium",意為服務或職責,也有禮拜、聚會之意。(3) Liturgy(禮儀):它最初有世俗性的意義,此字來自希臘文之"Leitourgia",其字根是 laos(人們)、 ergon(工作),意為:禮儀是公眾的工作,也就是說,這個工作是為著人們所居住的環境之利益。(4) Cult(祭儀):源自拉丁文"Colere",此字為農事的術語,意即耕種(Cultivate);此字通常是用在法語及義大利語中之崇拜術語。(5) Worship(禮拜):有表達世俗之涵意,它是來自古老英語"Weorthscipe",即"Weorth"(worthy)值得、價值之意,"Scipe"(Ship)對特定身份者之尊稱。總而言之,Worship(禮拜)常用在對特別有貢獻價值者之象徵或對某人之尊敬之意。(6) Celebration(慶祝):這個字是最近幾年才普遍被使用,譬如:聖餐的慶祝、聖誕節的慶祝等等。(7) Ritual(祭禮):是基督教禮拜最基本的名稱,因為祭儀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意涵,這個字是人類學家常用來描述某一個民族的社會行為,諸如:自然的儀式、埋葬的禮俗等等。

  通過上述有關「禮拜」之字意的認識,相信對基督教禮拜就有更廣泛的瞭解與看法,進而從中互相學習與彼此豐富。

2.禮拜的定義

  James White認為禮拜的意義除了新教(Protestant)的觀點外,也應該包含羅馬天主教及東方正教的思想。 事實上,從不同宗派的角度來看禮拜的意義,其內涵將會更廣且豐富。以下分別提出不同宗派之學者專家,對禮拜之定義的看法:

  Paul W. Hoon教授,屬衛理公會,著有《禮拜之整合》(1971)一書。他特別強調禮拜是以基督論為中心。  James White認為 Hoon 保留了「基督教禮拜是上帝在耶穌基督中啟示自己,以及人對上帝的回應。」把基督教禮拜的中心圍繞在救恩的歷史事件上。

  Peter Brunner,屬路德教會,著有《禮拜在基督的名》,他強調禮拜如同上帝服事他的百姓(會眾),及百姓(會眾)在上帝前之服事。

Jean- Jacques Von Allmen 教授屬改革宗教會,他曾出版一本著名的書,書名《禮拜─神學與實際》,他認為「禮拜是重新確認那活生生的救恩史,這救恩史就是基督如何救贖人類的偉大事件,這救恩工作是藉著聖靈工作來完成。」 因此,Von Allmen 教授把基督教禮拜與聖經的拯救事件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Evelyn Underhill,屬英國國教(Anglo-Catholic),她於1936年出版一本書名叫《禮拜》。主張「禮拜是被造者對永恆的回應」、「是一個超自然的行為,是一個超然的生命。」 對她來說,基督教禮拜的特色只有藉著上帝對被造物持續不變的關懷,以及人對上帝真誠的敬拜才會被突顯出來。

  George Florovsky 教授,屬東正教會。他說:「基督教禮拜是人對上帝呼召的回應,也是對上帝偉大作為的回應,特別是在基督救贖的工作上。」又說:「基督教禮拜其最基本及不可缺少的行動是讚美與尊崇。」 對他而言,禮拜必須強調"回應"、"讚美"及"尊崇"三方面。

  Nikos A. Nissiotis,也是一位東正教的神學家,他主張應將三位一體的行動與臨在放在禮拜當中。他說:「禮拜最初不是由人來主動,而是通過聖靈在基督身上彰顯上帝的救贖行動。」

  羅馬天主教普遍地把禮拜描述成「上帝被榮耀和人類被成聖」,這句話是出自 Pope Pius 第十世所作之教會音樂 Moto Proprio(1903)。因此,羅馬天主教對禮儀的定義都是以人成聖與上帝被榮耀為主。

  Don Odo Casel,是一位法國聖本篤修會(Benedictine)的僧士,他描述基督教禮拜如同「復活的奧秘」(The Paschal Mystery),這觀念在最近幾年變得非常普遍。復活(基督的救恩行動)奧秘(被隱藏的得到揭開)是已升天的基督臨在並活動在我們的禮拜中。

3.禮拜神學

禮拜與神學

  過去一談到禮拜就只有想到崇拜(Worship)這個用字,但是後來經過多方的收集與探討之後,西方教會對「禮拜」所引用的詞句,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禮儀(Liturgy)一字常被引用。禮拜學字典上寫著「崇拜(Worship)這個字是共同的名詞而已,並不能直接代替禮拜(Service)」。因此,以下是用禮儀(Liturgy)的觀念去談禮拜與神學之關係。

  James Empereur 在其著作《禮儀(Liturgy)神學模式》(1987)書中,第一句話就寫到「禮拜應當成為神學的起源及準則」。他提出早期聖禮中拉丁文字Lex orandi,Lex credendi 其意為「禱告的法則是信仰的法則」,因此,早期「禮拜」就已被認定為是神學的起源之一。他說:「Lox orandi (禱告法則)……是早期教會的重心,這意謂著禮拜是神學起源之一,因為禮拜能繪出基督徒信仰的系統與科學之解釋。」

  另一方面,禮拜也被視如一個使徒傳統的見證及有規範性的價值,特別是在早期的禮拜。James Empereur 說:「禮拜是有規範性價值,因為我們可推測第一個基督教禮拜的經驗與信仰的表達是最根本且又真實的。」 他並強調神學是人們信仰的一種回應,神學不能與人們分開。他認為神學沒有禮拜的經驗是死的,他說:「禮拜是一個溝通最基本的模式,上帝的救恩行動在那裡被述說及被完成。」

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

  禮拜神學從因英文的語法有二種不同的意義:什麼是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什麼是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 Jame Empereur在此有很好的區分,他說:「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是強調從禮拜的內容及行動的研究中,提出神學之關鍵,而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較趨向於神學的組織系統,但這個神學的組織系統是藉禮拜之經驗和回應而呈現出來。」 他又說:「禮拜神學(Liturgical theology)是屬於組織系統方面的,也是牧會方面的。」

  James Empereur 很強調「禮拜神學必須與禮拜的經驗相關連,或者說神學的回應是與人的經驗相關連。」 他覺得用「模式」(models)在科學上及系統上可幫助我們來了解釋禮拜神學,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去參考。 以下他共列出七種禮拜神學模式:

(1)制度模式(The Institutional Model):
  這模式強調如果作好一次美好的禮拜,也就是說,把禮拜當成可見的儀式(a visible rite)或稱可見的儀式架構(a visible liturgical structure)。在可見的儀式架構中我們享受與主的關係並受培育。 Empereur 說:「可見的儀式架構是回應我們跟上帝之關係的一個架構,這是基督教最根本的隱喻。禮儀是恩典,在禮拜中所有禮拜者都能得到幫助及培育。」 因此,該模式如同一個制度,有一定的法則去遵行,不管我們設計有多創意的禮拜,其主要目的就是敬拜上帝。

(2)奧秘模式(The Mystery Model):
  禮拜是復活的事件(耶穌基督的死與升天)或稱救贖的奧秘。這救贖的奧秘不單是為了回憶與紀念,事實上,這奧秘也真正臨在於聖禮當中,禮拜是被歷史(複雜的實體)所充滿。 通過奧秘的模式,我們了解基督在我們當中,他的臨在不僅僅限制在聖禮中,也在宇宙(Cosmic)中。

(3)聖禮模式(The Sacramental Model):
  因為禮拜是表現教會和形成教會的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模式,教會(基督的身體)很容易被人認知,以及禮拜就在一個教會當中。因此,梵帝岡(羅馬教廷)第二次大公會議(VaticanⅡ),曾強調這模式就是「教會是與上帝聯合(union)、與人類合一(unity)的聖禮,或者教會是一個聯合(union)和合一(unity)的記號與器皿。」

(4)宣告模式(The Proclamation Model):
  這模式是上帝與世界的對話關係, Empereur 說:「宣告模式的禮拜神學是上帝對世界對話關係,其證據就在禮拜的架構與形式中。」 他主張這模式是強調禮拜是一種佈道(evangelization),為使所有人都歸向主。因此,這模式強調禮拜是上帝與禮拜者的對話中,對復活的宣告。

(5)過程模式(The Process Model):
  根據 Empereur 之看法,「禮拜」永遠是一種過程,禮拜總是與過去、現在和將來有密切的關係。換句話說,禮拜總是扮演回應神學的活動與動向的角色。他說:「禮拜是教會保持那不斷創造過程的一個方法。因此,禮拜成為持有過去、關係現在、回應將來之救恩的慶祝活動。」

(6)治療模式(Therapeutic Model):
  此模式的圖像是從基督徒說故事(Christian story-telling)的慶祝方式來的。那些故事到底是指那一種故事呢?其答案是指我們自己個人的故事,即通過禮拜把耶穌基督的故事和自己個人的故事放在一起,讓我們的故事變得完全。因此,他說:「在淨化過程中,通過說故事帶來救贖。在慶祝耶穌基督的故事中,禮拜成為一個基督徒靈命最具體被經驗的地方與方法。」

(7)釋放模式(Liberation Model):
  該模式的圖像如同預演上帝國在人間,在禮拜中「公義」是佔最重要的角色,他說:「釋放模式是在證明如何確認公義在禮拜中的角色。」 因此,在設計禮拜之架構時必須要打破性別、年齡、種族、階級、國家(民族)等之區分。

  J. D. Crichton 對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有獨道之見解,他提出三點:(1)體系(System)。(2)見證(Witness)。(3)詮釋、行動、道之象徵(Expression of Symbol, Action, Word)。他說:「禮拜的神學(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有很多的意義,它可視為系統神學之分支,特別是關心禮拜的系統上。其次,它可視為神學,即用禮儀來見證一個教會所相信的及其信仰,並從傳統與聖經中得到印證。再者,可透過禮拜中對象徵、行動、道之詮釋來調查其信仰之接觸點。」

聖 禮(Sacrament)

  在禮拜學中,除了禮拜(Liturgy)這個字很普遍之外,另外「聖禮(Sacrammts)」也是常常被使用的一個字。事實上,聖禮乃是禮拜中最主要的內容,諸如受洗(入會)、聖餐、封立、婚禮、葬禮等等,若將聖禮神學的觀點加以歸納,就會幫助我們了解其內涵及重要性。由新的神學模式描述之聖禮神學列舉如下:

聖禮是「上帝的賜予(God's Self- giving)」─White
聖禮是「我們向著神聖(Doors to the sacred)」─Martos
聖禮是「顯而易見的話(Visible words)」─Jenson
聖禮是「上帝的臨在現在正呼喚著我們(Presence of God calling us presence)」─Duffy

  另外有一本書名叫《在宗教教育及禮拜之聖禮》,由(1985)Robert L. Browning 及 Ray A. Reed 共同合著,該書對於聖禮的了解有更多樣的看法:

(1)所有的生活如同聖禮。
(2)聖禮如同一個象徵記號,這記號指出所有世界萬物都屬上帝,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結合我們一起去創造,並且所有的人在神聖的慶祝中,靈裡合一及成為共同體的生命。
(3)聖禮中可看到上帝的恩典唯有在基督耶穌裡被顯現。
(4)教會如同基督的聖禮。
(5)聖禮的事件如同基督臨在於所有教會與世上。
(6)聖禮如同一個力量注入於教會和世界,這力量不單是思想上、回憶或情感的獨白而已,而是臨在的聖靈能力喚起人的委身(commitment)和行動(action)。
(7)聖禮如同上帝國的事件,也如同將來的記號。
(8)聖禮如同真實的人類事件,賦予人生命的循環,養育信仰的進展,並且回應人類的真實需要。

結 論

  禮拜的更新是目前各教會(派)不可忽視,也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特別當傳統禮拜(莊嚴安靜型)受到「敬拜讚美」禮拜方式影響之時,我們不能坐視而不管,我們必需在禮拜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上,重新檢視與思考,進而有效的來因應。從探討基督教禮拜意義的過程中,我得到幾點感想:一、我認為台灣教會對禮拜的認知太淺又太少,單從參考資料來看,中文資料(書)真的少得可憐,然而外文資料雖難以計數,卻礙於自己外文能力不好。二、過去福音剛入台灣時,比較沒有禮拜上的問題,因為信徒都很熱心,禮拜都很專注,禱告也很熱烈,對於靈命的成長也非常追求,禮拜自然成為一種享受。因此,面對多元化的時代,禮拜的設計除了要有更深的理論知識,瞭解當地的文化與情境外,更重要是有屬靈生命的支持與充滿,讓聖靈有空間自由運行在我們所設計的禮拜當中,如此才能能享受禮拜最高的藝術,這最高的藝術就如耶穌所說:「上帝是靈,敬拜他的人必須以心靈和真誠敬拜」。

參考書目:

Allmen, Jean- Jacques Von. Worship: Its Theolog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Browning, Robert L. & Roy A. Reed. The Sacraments in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Liturgy: An Ecumenical Model, Alabama: 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1985.
Crichton, J. D., "A Theology of Worship", The Study of Liturgy, ed, C. Jones, G. Wainwright, E. Yarnold SJ, P. Bradshaw, London: Spck, 1992.
Dickmann, Godfrey O.S.B. Personal Prayer and the Liturgy,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9.
Dutty, Regis. Real Pres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2.
Empereur, James. Models of Liturgy, Nottingham: Grove books Limited, 1987.
Florovsky, George. "Worship and Every- Day Life: An Estern Orthodox View" Studia Liyurgica II, December, 1963.
Hoon, Paul W. The Integrity of Worship,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71.
Jenson, Robert W. Visible Word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8.
Martos, Teseph. Doors to the Sared, N.Y.: Doubleday, 1981.
Nissiotis, Nikos A. "Worship, Eucharist and Intercommunion: An Orthodox View" Studia Liturgica II, Sept., 1963.
Pfatteicher, Philip H. A Dictionary of Liturgical Terma, Philadelphi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1.
Underhill, Evelyn. Worship, London: Nisdett & Co., 1936.
White, James F.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Worship,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0.
White, James F. Sacrament as God's Self-Giving,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3.

註釋

   1. Philip H. Pfatteicher, A Dictionary of Liturgical Terma, Philadelphia: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1991, p.131.
   2. J. D. Crichton, "A Theology of Worship", The Study of Liturgy, Ed., C. Jones, G. Wainwright, E. Yarnold SJ, P. Bradshaw, London: Spck, 1992, p.9
   3. James F. White,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Worship,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0, pp.31-36.
   4. Ibid., p.25.
   5. Paul W. Hoon, The Integrity of Worship,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71, p.77.
   6. White 1980, p.26.
   7. 7 Ibid., p. 26.
   8. Jean- Jacques Von Allmen, Worship: Its Theology and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p. 33.
   9. Evelyn Underhill, Worship, London: Nisdett & Co., 1936, p. 339.
  10. George Florovsky, "Worship and Every- Day Life: An Estern Orthodox View" Studia Liyurgica II, Deceber, 1963, pp. 268-269.
  11. Nikos A. Nissiotis, "Worship, Eucharist and Intercommunion: An Orthodox View" Studia Liturgica II, Sept. 1963, p. 261.
  12. Godfrey Dickmann, O.S.B., Personal Prayer and the Liturgy,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1969, p. 57.
  13. Pfatteicher, p.131.
  14. White, 1980, p.30.
  15. James Empereur, Models of Liturgy, Nottingham: Grove books Limited, 1987, p.6.
  16. Ibid., p.6.
  17. Ibid., p.7.
  18. Ibid., p.7.
  19. Ibid., p.9.
  20. Ibid., p.10.
  21. Ibid., p.13.
  22. Ibid., p.17.
  23. Ibid., p.19.
  24. Ibid., pp.21-22.
  25. Ibid., p.26.
  26. Ibid., p.29.
  27. Ibid., p.33.
  28. Ibid., p.37.
  29. Ibid., p.40.
  30. Crichton, 1992, pp.5-6.
  31. James F. White, Sacrament as God's Self-Giving,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83, pp.9-12.
  32. Teseph Martos, Doors to the Sared, N.Y.: Doubleday, 1981, pp.10-27.
  33. Robert W. Jenson, Visible Word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8, pp.3-25.
  34. Regis Dutty, Real Pres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2, p.3.
  35. Robert L. Browning & Roy A. Reed, The Sacraments in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Liturgy: Ecumenical Model, Alabama: 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 1985, p.1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