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巴力為自己辯護"這個標題是記錄者自己加上去的,2010年神研班晚上Workshop裡,蔡銘偉老師示範以文學批判來解經,經文為士師記第6章至第8章,基甸的故事。這篇筆記幾乎為聽課時的逐字稿。

講師:蔡銘偉傳道 東南亞神學院博士班

內文如下:

很多牧師在講道的時候,都會詳細介紹經文的歷史背景、風俗、文化、是在公元前幾年發生的、現在的地理位置、考古的發現、那個時候的人怎麼樣、經文這個字在希伯來文是怎麼用、在那個地方又是怎麼用、這個注釋書那個注釋書是怎樣寫......結果對信徒而言,這個講道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幫助。我很喜歡曾經聽過的一個比喻,就是講道好像是廚師上菜,會友是客人,客人要的是吃到好料理,而不是知道廚師是如何做出好料理。今天我們試著以文學批判的方式來解經,士師記六章,大家從小上主日學都很熟的基甸的故事。

 

以色列那時候在沒有王以前,上帝是用士師來做他們的領導人。簡單的說,士師是以色列在建國之前的領導人。若按照歷史來區分的話,我們可以這樣說,約書亞可以說是第一個士師,撒母耳是最後一個士師。就是說,從約書亞到撒母耳這段中間,就是由士師來統治以色列這整個民族,因為當時以色列還不是一個國家。


如果我們看英文的聖經我們會發現到,是如何稱呼士師,Judge,那麼士師他的角色,簡單的說,是集行政、立法、司法以及宗教的權力在身上的人,而更重要的功能就是軍事,士師也就是,可以說是以色列民族的民族英雄。

今天我們從第六章來看他的故事。一起來看第六章第一節,第六章的第一節的第一句話就很有意思,我們一起來唸,第一節就好,請拿和合本的同學一起來唸,來:「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好,第一句就好。「以色列人又~」,「again」,「又」,「again」,所以,「again」,「又」,這個字已經暗示了,作者用「again」這個字,這個字眼,暗示了以色列人得罪上主、得罪耶和華不是一次,不是偶爾,是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基甸的故事,基甸做士師的前一個士師是誰?是誰?基甸做士師的前一個士師,是誰?第五章的士師是誰?是一個女士師叫底波拉,雖然她是女性,但是她是一個軍事的英雄,具有軍事謀略的才能。我們來看第五章的最後一個部分,是底波拉打勝仗之後,整個第五章我們稱它叫做底波拉之歌,簡單的講,就是戰爭打贏了之後的榮耀頌,讚美耶和華,讚美上帝在整個以色列遇到危難的時候,上帝給他們的幫助。第五章是所謂的底波拉之歌,是一個讚美感謝的詩歌。這個讚美感謝的詩歌,結束在五章31節,五章31節是什麼?「這樣,國中太平四十年。」「太平四十年。」好了,以色列太平四十年之後的下一句話是「以色列人又得罪上主了」,所以我們可以看見,以色列有種罪惡的根源,有行罪惡的傾向。

那什麼叫做得罪耶和華,得罪上主?(有位學員回答:不尊重。)喔,不是不尊重,是背叛耶和華,簡單來講,是以色列人跑去拜迦南人的神明,所以以色列又~得罪耶和華,指的是以色列又~跑去拜迦南的神明。是在怎麼樣的情況下去拜迦南人的神明?是太平四十年以後,好了,也就說以色列人好日子過久了以後,好日子過久了,就忘記自己的身分是誰了,忘記他們是耶和華子民的身分。那麼,很有趣的是,以色列人又背叛耶和華指的是以色列人又去拜迦南人的神明。下一句是什麼,第六章第一節的第二句話,上主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上,也就是什麼呢?米甸人是迦南民族的一支,上主把以色列人交到米甸人手上,在表達什麼事情?代表米甸人一天到晚欺負以色列人,他們被欺負、被壓榨。那很有趣阿,以色列人背叛耶和華去拜迦南人的神明,也就是以色列人拜的跟米甸人是同一個神明,是同一個神明,這個就有趣啦,對不對?你想想看,他們不要耶和華,去拜跟米甸人一樣的神明,結果呢?那照理說,我拜這個神,你也拜這個神,那我們應該是兄弟,應該是好朋友阿,我們應該有難同當,有福同享,阿怎麼會這樣欺負人家?

我們來看第六章的第二節開始,就在描述以色列人被逼迫怎麼辦呢?就躲在山洞裡面、或者跑到山上去。第三節,那以色列人在播種的時候,那米甸人就跑來攻擊他們,所以在第三節這裡有個小小的暗示,以色列已經進入農耕社會了,但是米甸人還是遊牧民族,靠掠奪來維生,專門搶別人的東西。第四節第五節就形容米甸人,哇,好可怕,人數非常的多,然後他們在掠奪的過程當中是什麼都不留下,一件東西都不剩,人數多的像蝗蟲,駱駝也數不清。以色列人跟米甸人拜同一個神明,結果他們被米甸人欺負,被迦南人欺負,結果第六節是什麼?因為以色列人無法抵抗就求告上主,就求告上主。所以在這裡讓我們看見,以色列人求告耶和華的理由是什麼?或者動機是什麼?被欺負。所以請記得,以色列人求告耶和華不是要認罪悔改,是因為他們走到絕境,活不下去了。那這裡又很有趣喔,每一個士師的故事,在開頭一定有兩句話,一句是「以色列人又得罪耶和華」,第二句話一定是「以色列人又求告上主」,之後上主就興起一位士師,這三句話變成是士師記每一個獨立的故事的一個固定模式,一個formula,一個公式一樣。只要讀到以色列人又得罪上主,又得罪耶和華,就表示一個新的士師要開始了。然後又求告上主表示活不下去了,上主就興起一位士師給他們,表示上帝開始介入。

我們來看第七節,「以色列人祈求上主幫助他們抵抗米甸人的時候」,第八節,「上主就派一位先知到他們那裡,向他們傳達上主─以色列上帝的信息。」這一個信息從第八節的後半段一直到第十節結束的地方,來,有沒人來唸,就是上主信息的地方。「我曾經帶領你們脫離埃及,離開了奴役的地方。我從埃及人手中把你們解救出來;我也救你們脫離迦南的原先住民的手,在你們往前推進的時候把他們趕走,把他們的土地賜給你們。我告訴過你們,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你們不可拜原先住民亞摩利人的神明。可是你們沒有聽從我。」好,在這裡,其實,當以色列人求告上主,請求耶和華幫忙的時候,其實上帝沒有馬上回應說:「好,我要幫你忙。」相反的,上帝是派先知傳達上帝處罰的信息,對不對?這是一個處罰。問題來了,如果在我們今天當中,我們一群人就好了,如果今天有一位先知跑來跟我們說:「上帝因為你們的罪惡要處罰你們。」我們聽到了會有什麼反應?(一位學生說:肖耶。)不是肖耶(揮揮手)啦,我們會害怕(雙手握拳發抖狀),我們會悔改(奮力振臂)阿~,對不對?(因為講師的語調以及回答,台下哄堂大笑......)好啦,好啦,讓我們來看啦,顯然,以色列人真的把上帝的先知當做肖耶,有沒有?上帝向以色列人傳達處罰,上帝的處罰要臨到了,聖經,士師記有沒有告訴我們以色列人的反應?以色列人沒有反應。面對上帝的處罰,以色列人沒有反應。所以,我們從剛剛講的幾個線索把它串起來,第一個,以色列人去拜什麼?迦南的神明。以色列人被欺負活不下去了,然後以色人去求神,說:「求你幫助我」,然後上帝說:「我要處罰你。」可是呢?以色列人沒有反應。

為什麼沒有反應?我們來看第六章的二十五節,上主對基甸說:「平安,不要怕。你不會死。」基甸就在那裡為上主築了一座祭壇,稱它叫做耶和華沙龍。到二十五節,我們要看二十五節,那天晚上,上主告訴基甸:「你要把你父親的公牛和另一頭七歲大的公牛帶走,拆毀他為巴力築的祭壇,砍倒祭壇旁邊的亞舍拉木柱。換句話講,即使當基甸出來做士師了,祭壇還在不在?祭壇還在。如果按照時空的先後順序,我們會看到怎樣?以色列人一方面求耶和華幫助他,一方面還是在拜(迦南神明)喔。其實這個時候,他們就跟很多台灣人一樣,有沒有?這間廟、那間廟都在拜,甚至你會聽到有些人來到教會他還是在拜。你懂我意思嗎?以色列人有點像是宗教的投機主義者,就是這也拜那也拜,所以,我個人要用這一篇做講道的時候,就是"你怎麼樣認識你的神,你就會有怎樣的信仰生活"。就是因為以色列人把上帝當作是一個可以交易的,當以色列人沒有認識上帝是唯一的,是全能的,只不過是一個有限的,那麼,當然就四處拜,這裡求那裡求就是看誰可以給他好處。簡單的講,以色列人是用"利益交換"的考量才去求告上主。

接下來我們說,上帝傳達處罰,以色列人沒有反應。十一節,耶和華就派他的天使來到俄弗拉,坐在約阿施家的樹下。這一段是上帝呼召基甸的記載,上帝的天使呼召基甸、稱呼基甸用什麼形容詞?(學生:勇敢的壯士阿),嗯,勇敢的壯士阿,現代中文譯本說,大能的勇士阿。這位勇敢的壯士,這位大能的勇士在做啥?(學生:打麥子)不僅喔,他幹麻?(學員:他躲在)他躲在酒窖裡,大能的勇士躲在酒窖裡。大能的勇士躲在酒窖裡幹麻?他的動機是什麼?躲米甸人,他害怕米甸人。上帝的天使代表上帝的聲音,上帝藉著他的天使稱呼基甸為大能的勇士,可是大能的勇士卻害怕的躲在酒窖裡面。所以這裡面是一個文學的諷刺。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一個線索,基甸對自己的認識是不正確的,他沒有用神的眼光去看待的自己,他用自己利益的角度去看他。可能釀酒是他維生的工具阿,所以他當然要維持他的事業,最好不要被米甸人發現,因為為什麼?聖經有告訴我們,如果米甸人來怎麼樣?所有的東西通通搶光光,一件都不留,所以他要躲起來。天使不僅稱呼基甸是大能的勇士,而且天使也告訴基甸說:「耶和華與你同在。」耶和華與你同在,上帝的天使向他宣告說:「神與你同在。」基甸的反應是什麼?

我們來看六章十三到十四節,一個有上帝同在的大能勇士,他怎麼樣看待上帝的同在?「主阿,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的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上主同在的大能勇士,他怎麼回應上主同在的這件事情?哪有影,不可能。用白話文就是這樣子啦,上帝若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會這麼失敗?OK,這是,也是我們現代人的信仰寫照,有時候我們遇到信仰的危機,我們遇到信仰的低潮,我們是不是也會這樣控訴我們的神?你是真的嗎?如果你是真的,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悲慘?為什麼我會遭遇到這些不應該歸罪於我的責任的噩運?顯然,從六章十三到十四節,基甸也是用一種利益的眼光去回應上帝的同在。其實跟我們今天台灣的宗教蠻像的,你若保佑我,你就會讓我過的好,我今天若過的不好,就是因為你沒有保佑我,是不是這樣子?你說你跟我同在,而我們的民族又是這麼的悲慘,既然我們的民族是這麼的悲慘,所以你根本沒有跟我們同在,其實這就是基甸的意思。所以基甸是懷疑、甚至是否認上帝跟他同在。所以我們有沒有看到,從神的眼光來看,神說這個人是大能的勇士,神要與他同在的大能勇士,可是當事人怎麼看待自己?當事人怎麼看待他的神?他是完全否認的,完全否認。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基甸在事奉上帝的開始,其實基本上他的動機是negative,是消極的,甚至是錯誤的。我們常常說基甸多偉大,其實基甸從一開始是"卒蠟",真正是卒蠟,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卒蠟",可是這個人啊,還是有一點慧根,因為他知道如果這是上帝的天使,其實他還是可以"打啪啦檻",我們看六章十四節,「上主轉向基甸,對他說:『你要盡你最大的力量解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我親自差派你去。」基甸的回答也非常有趣,他說:「主啊,我怎能解救以色列呢?我屬於瑪拿西支族中最弱的宗族;我是家裡最不重要的人。」我是家裡最不重要的人,事實上,六章十五節是基甸他拒絕呼召,拒絕上帝呼召的藉口。啊,我就是出身歹,我的家庭就是歹,我的家裡就是"散赤",我就是這麼歹,所以我就不能答應你啦。簡單講就是這樣子,他用一些有的沒有的理由來拒絕上帝的呼召。

可是上帝並沒有放棄他對基甸的呼召,所以他就行了一個神蹟。六章十九節到二十節的神蹟。我們來看十五節,十五節他拒絕神,十六節說什麼?「上主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輕易擊打米甸人,好像擊打一人一樣。」十七節基甸說什麼呢?「如果我得你的歡心,請給我證據,證明上主你親自對我說了話。請不要離開。」然後二十一節,上帝會呼召基甸做他
的士師,所行的第一個神蹟。神蹟的內容請自己看。因為基甸看到了神蹟,所以基甸就答應上帝的呼召,所以在他的故鄉築了一座祭壇要獻給上帝,這座祭壇的名子就做什麼?耶和華沙龍,什麼叫做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就是這個壇象徵上帝所賜的平安。既然基甸蓋了屬於耶和華的祭壇,當然,上帝會不會允許那個祭拜迦南人神明的祭壇存在?那就不可能,因為兩個不能夠同時並立嘛,對不對?但是有趣的事情是什麼?這座祭壇是誰蓋的?基甸的拔八蓋的,基甸的爸爸蓋迦南人神明的祭壇。上帝叫基甸去拆這個祭壇,我們來注意看六章二十七節到三十二節的記載,基甸是有去拆啦,那基甸是什麼時候去?半夜去拆。為什麼?因為他偷偷摸摸的去拆啦,因為他不敢得罪他的同胞。懂我意思嗎?他不敢得罪人,他不敢得罪人啊,所以他半夜偷偷去拆。那事後呢?但事情還是爆發了阿,他面對群眾的時候,他甚至不敢為自己的行為辯解,我們來看一下六章二十八節到三十節,二十八節,他們發現亞舍拉木柱被拆了,兩頭公牛也被燒了,他們問說:「這是誰做的?」,他們查了之後發現是基甸做的,就對約阿施說:「把你的兒子交出來,我們要處死他,他拆毀了巴力的祭壇,砍倒了旁邊的亞舍拉。」所以換句話講,還是基甸的爸爸出來擋的,基甸嚇到去旁邊站讓他老爸出去應付,所以說這是不是"卒蠟",所以基甸從一開始,就沒有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偉大,其實基甸是非常非常軟弱的人,作一個事奉的,他是一個非常軟弱的。然後他爸爸出來,約阿施為他兒子的行為辯解。

約阿施怎麼說?「如果巴力是上帝,那就讓巴力為自己辯解吧。」請記得,約阿施說這句話不是因著他的信仰,而是一種現狀的描述。也就是說,約阿施為基甸的行為辯解,不是因為約阿施比任何人都認識神,約阿施不比任何人認識耶和華,他不過是種現況的描述而已。這不是信仰的告白。基甸就讓人稱呼是耶路‧巴力,意思是巴力為自己辯護。故事到了一個階段,當巴力的祭壇處理完了,就開始整軍,建軍,戰備,準備跟米甸人打仗,進入整個故事高潮的地方。因為以色列人實在被欺負太久了,忍不住了,六章三十四節到三十五節來看,以色列人士氣高昂,對不對?總共來了多少人?兩萬兩千,不對喔,是三萬兩千人,兩萬兩千人回家,然後呢?留下一萬人。所以總共來了三萬兩千人。基甸說要打仗了,上帝說要打仗了,結果人來了,又被叫回家了,結果基甸退縮了,基甸要一個神蹟。之前的乾羊毛濕羊毛的神蹟自己看。在這裡有個關鍵的字詞,把它畫下來,在六章三十二節的第一句話:「耶和華的靈臨到基甸。」我們先畫下來,等一下我們會回到這裡來看。"耶和華的靈臨到什麼人",這是士師記的一個關鍵的用語。基甸求乾羊毛濕羊毛的神蹟,而且上帝也給他了,他才說:「好吧,那麼我們來打仗了。」第七章就是兩軍戰爭的過程。


我們剛剛說過,三萬兩千人前來支援這一場戰爭,但是上帝說:「人太多了。」最後上帝只准基甸帶多少人在身邊?三百人,只剩下三百人,到最後人只剩下原本的百分之一。有一種可能性,是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基甸又退卻了。所以有沒有看見基甸的個性,一下子好,一下子又不好。當人多,他害怕,人少,也害怕。有注意到嗎?他又退卻。又有個神蹟發生了,什麼樣的神蹟呢?記載在第七章第九節到十三節。這個故事意思是說,基甸跟他的僕人,半夜去探查米甸人的軍營,聖經形容米甸人像什麼?米甸人像蝗蟲,他們的駱駝像海邊的沙那麼多。我們一起來看七章十三節到十四節的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他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學生答:夢。)什麼夢,誰做夢?一個米甸人作夢,是敵人作夢,夢到什麼?「一塊大麥餅滾進米甸人營地,結果把帳棚都弄倒了。」聽到的另外一個人馬上接著說:「我認為上帝已經把米甸人交給基甸的手裡了。」基甸聽到這句話,馬上信心倍增,有沒有?他真的下決心要打仗了,接下來到了十五節後面,要打仗。這裡有一個很諷刺的現象,上帝之前好幾次呼召他、肯定他、親自向他說話、行神蹟給他看,他都不那麼的相信;可是,真的,最後讓基甸有無比的勇氣,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敵人的夢話。上帝的話都沒在聽,去聽別人酣眠的話。那你就看看,有時候我們人是不是這個樣子?有時候我們基督徒就是這個樣子啊,上帝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我們不一定接受,可是我們去聽一個什麼什麼、什麼葉教授講一句什麼,喔,我的生命徹底得到改變的樣子。這其實是我們人生會去遇到的事情,神的話不聽,去聽人家的一個夢話,相信到自己好像生命得到更新,這實在是非常的諷刺。這就是一個反諷的情節在這個地方。


那基甸得到激勵、得到勇氣之後呢,就召集那三百人的軍隊,七章十五節說什麼?「耶和華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裡」,這等於是基甸回去營裡之後先宣告:「你們要打勝仗,上帝要讓你們打勝仗。」等到軍隊預備好,準備布陣攻擊之前,七章十八節,基甸交代他的三百人軍隊,當進攻的時候,要喊什麼話?(拿和合本的學員答:「耶和華和基甸的刀。」)其實這句話在現代中文譯本比較接近原本希伯來文的結構,現代中文譯本說什麼?(學生:「為上主!為基甸!」)「為上主!為基甸!」我們來看七章二十節,等到他的軍隊衝出去,衝到敵人的陣營裡面,他們是喊什麼?(學生:「為上主殺敵!為基甸殺敵!」)其實他的希伯來文直譯就是「刀為耶和華、刀為基甸。」那如果我們直接看聖經字面的意思,我們可能看不出這裡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其實士師記的作者用剛剛那三個口號,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我們來重複一下,七章十五節、十八節、二十節三次的口號。十五節的口號是什麼?「上主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裡」第二次的口號是什麼?「為上主!為基甸!」第三個口號是什麼?「刀為耶和華、刀為基甸。」那我們來看,這三個口號其實透露了基甸對這場戰爭個人的神學解釋。七章十五節,「上主將米甸的軍隊交在你們手裡」,他相信什麼?他相信這場戰爭的主宰是誰?是耶和華,所有勝敗都是耶和華來決定的。等到開始要打了,他說怎麼樣?「為耶和華!為基甸!」那透露了什麼信息?嘿,我也有功勞喔,我也可以分一點啦,不管我可以分多少,我也分一點啦,其實那背後的意思就是這樣。等到阿兵哥衝進去,殺敵的時候喊什麼?「刀為耶和華、刀為基甸。」這裡是什麼意思?什麼東西跑進來這裡面了?「刀」,意思是怎麼樣?是我的功勞啦,是我手上的刀啦,是我手上的刀讓我們打勝仗。所以我們在重複一下,這三句口號,一開始他承認,我指的是基甸他承認,在他們還沒打仗的時候,就講:「上帝已經讓我們打勝仗了。」這是上帝決定的。等到要準備開始打了,
嘿,基甸跑出來了,說:「我也有功勞喔。」等到開始打了,誰都沒有功勞,是我手上的刀才有功勞。換句話說,等到開始打了,這場仗根本跟耶和華無關,只跟什麼有關?每一個人手上的刀,每一個人的力氣啦。

 

但是以色列部隊喊這個口號是不是事實?我們來看七章二十一節,士師記的作者怎麼描述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是怎麼打的?「他們在營的四圍各站各地方。」各站各地方,意思是什麼?他們有沒有動?他只是站在那裡,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啦。所以他們有沒有揮武手上的刀?根本沒有用啦,就只是站在那裡,站在那裡發生什麼事?「敵軍全部倉惶叫喊奔逃。」二十二節很重要喔,「基甸的三百人吹號時」接下來咧?「上主使敵軍自相砍殺。」是誰?是誰使敵軍互相殘殺?(答:耶和華)OK,所以有沒有看到,基甸跟那三百個阿兵哥所喊的口號,跟事實完全無關,根本是完全相反。有沒有注意到?人在喊:「我的刀才是真正的功勞」,可是聖經的作者很明白的告訴我們,他們站在那裡什麼事情也沒有做,跟他的刀無關,是耶和華讓敵人自相殘殺。


接下來基甸為了要擴大戰果所以乘勝追擊,所以他就向三個支派來徵兵,要調集大軍追擊米甸人,其實基甸這個時候做的決定是一個指揮官的正確判斷,擴大戰果是為了防止敵人再度集結來反擊。接下來做了一個戰術的決定,這個戰術的決定是正確的,可是他忘記了,當他第一次招募軍隊的時候,來了三萬兩千人,耶和華跟他說什麼事情?「人太多了。」人太多了,對不對?所以在這個地方,當基甸打勝仗了,他就忘記上帝的要求、上帝的命令,上帝說人太多了,基甸反而徵更多的人、更多的兵投入這一場戰爭。所以換句話說,他要去徵兵,要去擴大戰果,所以怎麼樣?第一次的戰爭之後,第二次戰爭其實是基甸私人發起的戰爭。這個戰爭就跟耶和華無關了,這樣可以理解嗎?那所以很有趣的是什麼?整個第八章的記載,上帝的名子在第八章完全沒有出現,就消失。第七章的戰爭,很清楚是神讓以色列人打勝仗,第八章以色列人還是打勝仗,只是跟上帝無關了。我們回想一下,為什麼會有這一場戰爭?為什麼基甸要跟米甸人打仗?被欺負、要脫離外邦人的統治嘛,上帝藉著基甸的手,要讓以色列人脫離外邦人的統治,可是基甸卻把這場戰爭,變成他私人利益的戰爭,為了他的私人利益,為什麼?因為他要靠著戰爭來發財,來獲得政治權力。確實是如此。八章二十二節,等到第二場戰役結束的時候,發生什麼事情,以色列人來對基甸說:「來做我們的王,請你的子孫也做我們的王。」這暗示了什麼?連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同意,這一場戰爭,基甸是唯一的功勞者,所有的榮耀要歸於基甸,有沒有注意到,第七章、第八章的手法已經呈現出、或暗示出作者的價值判斷在這裡面了。


好啦,你功勞這麼的大,你是我們的救主,所以呢,請你做王。接下來有趣,以色列的歷史讀到這個地方,從出埃及以來,只要以色列人打仗,一定會讚美上帝,有機會我們從過紅海以後的每一場戰爭,以色列人一定會讚美耶和華。但是到了這個時候,以色列人即便打贏了,不讚美上帝而歸榮耀於基甸。以色列人為什麼要要求基甸作他們的王?所以這個時候已經呈現出以色列人的生活已經不需要上帝了,已經不需要耶和華了,他們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就可以了。那以色列人去找基甸,要基甸作王好像是中國歷史裡面的黃袍加身,基甸這個人喔,其實是個政客,一個蠻聰明的政客,他這時候要黃袍加身其實還是不夠正當啦,所以他就講了一句什麼話?「只有耶和華才是以色列的王、不是我、不是我啦。」其實他在演戲,他表面說他不要當王、耶和華才是王,可是怎麼樣?士師記的作者早就對基甸做了一個評價,我們看八章三十節,我們看基甸過什麼樣的生活?基甸有幾個兒子?有七十個兒子,而且妻妾很多,我想以今天來講,有七十個兒子應該有一百個太太吧,若說有的比較會生,五十個要吧?一個人可以娶五十個太太,這個人是誰?皇帝,雖然表面上他沒有登基做王,但他確實過著皇帝的生活,是不是這樣子?"愛吃又假小Z",他不要名義,他不要面子,他要裡子過皇帝的生活,不要名義沒差嘛。更有趣的是什麼?我們來看第八章的三十一節,後來,他生了七十個兒子,聖經沒有告訴我們這七十個叫什麼名子,而提到了這個,是什麼名子?(亞比米勒),亞比米勒,啊,亞比米勒是什麼意思?我的父親是王,基甸說我不要當王我不要當王,結果他的兒子的名子叫做「我爸爸是國王」。這什麼意思?欲作王到欲死。所以基甸的兒子,亞比米勒的這個名子,其實就是很強烈的反諷啦。他兒子的名子已經呈現基甸比誰都還要想當王啦。這是八章尾跟九章頭的插曲。


回到八章二十二到二十五節,按照古代民族的做法,就是要怎樣?收集戰利品,要搜括、要集中所有的戰利品,戰利品要統一處理。事實上根據摩西律法的傳統,其實打勝仗你也不可以任意收集別人的戰利品,為什麼?因為你極有可能會觸碰不潔物品的東西,所以摩西的法律是禁止任意收集戰利品,會去收集戰利品的是迦南人,就是靠打仗維生的民族,才會片甲不留,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要帶走,因為他們沒有農耕,他們靠搶奪維生,要搶,既然要搶就要撤徹底底的搶光光,所以在這裡有沒有看到?基甸在這裡是不是撤徹底底的把迦南人的東西搶光光?他也在這裡去收集戰利品。其實基甸的行為已經跟迦南人沒有兩樣,並沒有過一個聖潔的生活,他想當王,他也真的當王了,然而他的行為跟外邦人已經沒兩樣。

 

基甸拒絕以色列人要他當王,可是基甸卻用金子做了一個什麼東西?什麼東西?以弗得,以弗得就是什麼東西?偶像啦。所以他就用敵人的金子做了一個偶像讓以色列人來拜,請注意,這個偶像放在哪裡?他的家鄉,他的家鄉在哪裡?俄弗拉。我們注意喔,第六章一開始我們讀到俄弗拉對不對?還記得嗎?俄弗拉還有一個什麼東西也在那裡?還有一個耶和華沙龍,那這個又是一個諷刺,請聽我這樣講:「在耶和華賜平安的地方,被放了一個不平安的東西進去。」在耶和華沙龍的地方,放了一個不沙龍的東西。一開始上帝呼召基甸的時候,以色列人給基甸起了一個名子叫做什麼?耶路‧巴力,還記得嗎?意思就是巴力為自己辯護,然後這個名子在第六章跟第七章各用了一次,在第八章二十九節的時候,這個名子又再度出現,有沒有注意到?到了這個地方,是不是又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又離棄了上帝,當他們去拜以弗得的時候,又離棄了上帝去拜巴力。所以呢?這真的是一個非常諷刺的記載,因為呢,如果這整場戰役,真正的勝利者是耶和華,那以色列人會去拜耶和華,可是以色列人去拜巴力,象徵著這場戰役誰是勝利者?巴力。所以,這整個的戰役,最後是誰勝利?其實是巴力勝利。因為巴力得勝。從耶路‧巴力的地方到這裡,巴力真的為自己辯護。當巴力的祭壇被拆毀的時候,人家說讓巴力自己辯護,結果等到整個戰役結束,歷史走完了之後,一個新的偶像又被立在那個地方。巴力真的為自己辯護了。


我們今天花了一點時間看基甸的故事,如果繼續讀下去,會知道"基甸的事奉是完全的失敗",而且悲劇收場。第九章就是七十個兒子死光光,一個都不剩,這又可以講另外一個文學批判。我們在後來可以看到,基甸個人的慾望取代了上帝的存在,這是個很好的結論。我們可以來問一個問題,今天我們的教會生活,我覺得,往往我們最大的誘惑就是慾望取代了上帝,或者我們可以用另外的話來講,基甸可以說沒有正確來認識他所要事奉的對象,一個事奉上帝的人,一個要決志事奉上帝的人,第一步要怎樣?要正確認識你所相信的對象,或者是你要正確認識你所事奉的對象,那我個人會覺得,基甸就是第一步走錯了,後面全盤皆錯,後面全盤皆輸。用接近神學的話來講,基甸的第一步錯在什麼?錯在他的上帝觀錯了,他把上帝看小了,他把上帝看扁了,他把上帝看作是可以交易的對象,所以因為他把上帝看成是這樣這樣這樣又這樣的時候,那他就會覺得那我也可以來做我的神阿,我也可以來做我的主。所以在這裡可以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我覺得特別在坐有一些神學生、有一些牧者,我們在牧會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幫助我們的弟兄姊妹時時刻刻去反省、去重構我們每一個人個別對神的認識。這非常重要,不要以為我們在唱歌的時候,像昨天智誠哥所講的:「阿,主耶穌我讚美你、我讚美你、我讚美你、我大大的讚美你、我永遠要讚美你......用一些沒有意義的詞、用沒有太多意義的詞彙去堆積我們跟神的關係。」不要以為我們會用很多很多的辭彙去描述我們跟神的關係就表示我們真的是認識神,兩回事啦、兩回事。

 

OK,我們今天就上到這裡,我們接下來讓大家有回應以及討論。有沒有注意到,我剛剛講基甸的故事,我有沒有告訴你基甸是公元前幾年的人?沒有。老實說到今天我還是不知道基甸是公元前幾年的人(全場笑),我沒有特別去查,也沒有翻去知道俄弗拉這個地方在哪裡,這個村在哪裡,我也沒有去查戰爭的動線是什麼,是從北打到南還是南打到北,就是很單純的用文學的觀點去鋪陳整個解經的過程。用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繼續做,試著做第十章的耶弗他,很有趣阿,換句話講,我們可以不用去找耶弗他是公元前幾年的人、他的出身是誰、什麼什麼那些歷史的東西可以先暫時略過,而我們直接從經文去找出它要教導的精神。

 

在講完基甸之後,從方法的本身有沒有什麼要回應的?

 

問:「你是第幾次看士師記的故事?」講師:「很多次。」問:「那我第一次看適不適合這樣?」

答:「喔,我不是說適不適合這樣看,而是說熟悉經文本身就是一個研經者最基本的任務跟態度,我在這裡我要做一個認罪,我覺得我二十年前在參加神研班的時候,那時候規模很小,那個時候輔導加學員最多一百二十人,甚至還常常一百個人都招不滿,那個時候人很少,沒有網際網路、沒有E-Mail,所以我們一年見一次面阿,那很寶貴捏,所以神研班不是來讀聖經,是來敘舊的,所以研經的時間,會研經的都是第一次來參加的啦,第二次以上的都是去交誼啦(全堂笑),這實在話、這實在話,那以前資源不是很多阿,我創世紀就參加三遍了,所以第二次第三次,阿,三年前就聽過了,一樣的東西、一樣的老師、一樣的內容,又來這一套誰不知。到第三次我變成"道理精",這某咪牧師,就是要講這講這講這啦,我講給你聽就好了啦,就變成"道理精",所以創世紀我參加了三次,我沒有唸完,我沒有好好的唸完經文。所以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在這裡培養一個好的讀經的態度,一定要親近經文,我們要跟經文有很密切的關係。那接下來才有辦法去想該用什麼樣子的方法。然後以前就真的臭屁阿,就聖經不讀阿,我跟那個朋友都在讀什麼?都在讀那個人家看不懂的注釋書,然後兩個在那邊高談闊論。不讀經文只讀注釋書對信仰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回到經文來還是最重要的事情。」

 

問:「剛剛畫線的地方,上主的靈臨到基甸。」

答:「OK, 耶和華的靈臨到基甸,"耶和華的靈臨到"的這個片語,很多士師在打仗的時候都有這個片語,第七章打仗的前面有「上主的靈臨到基甸」,第七章打仗的第一個戰役,是上帝的靈臨在這當中,上帝的力量介入在那裡面,所以讓他們打勝仗。但是你仔細看,第八章的記載,已經都沒有上帝了,特別是第四節以後,整個戰役大獲全勝,但上帝完全沒有介入在其中了,所以這就讓我們看見了一個對比,上帝所做的跟人所做的有什麼不一樣,雖然結果都是打勝仗,但是有太多的東西不一樣。」

「還有沒有什麼問題?我們舉個例子來講,士師記十一章二十九節,上主的靈臨到耶弗他,接下來就是耶弗他打勝仗。所以上主的靈臨到基甸,基甸打勝仗是誰的功勞?是上帝的功勞跟基甸無關。還有沒有問題?」

 

問:「第八章,剛剛順順的看下去,以法蓮責備基甸,以法蓮人好像意見很多......」

答:「我故意跳過第八章,現在來看第二節,基甸怎麼說,"我所做的比不上你們做的,你們以法蓮人所撿拾的葡萄比我們亞比以謝人的上等葡萄好的多。上
帝把米甸人的首領俄立和西伊伯交在你們手裏;我所做的怎能跟你們相比呢?"這整句話的口氣是什麼,是巴結、褒揚人家,為什麼要巴結、褒揚人家?要避免內戰,這時候基甸發揮他政客的本質,因為他知道他真正的目標是什麼?是要打勝仗,他不要讓戰爭以外的事情影響到他打勝仗。所以這是政客外交辭令的一種呈現啦,他的巴結一點誠意都沒有。對不起,因為時間只能到這個地方,方法論不是真理,方法論只是工具,不是只有文學的方法,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希望可以讓大家的road可以更寬廣,謝謝大家。」(全文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