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的到訪...
五十寒暑,有群不斷世代更迭的人們跟隨耶穌的腳步,學習百合花的精神,在中興的校園裡用生命綿延、交替寫下屬於自己和當代團契的詩篇。團契信箱:nchujesus@gmail.com ※ 歡迎【按讚】追蹤中興長青團契的臉書粉絲頁

因為今天(8/14)我們教會野外禮拜去了我們家沒有參加,就到了附近的板橋長老教會禮拜。這主日洪英俊牧師的講道內容是在推行板橋教會設教130 週年的系列活動,這個活動裡發行一個小冊子,兩大部分是福音護照以及幸福支票。是這樣說的:取得該地護照是表示你在這個區域有通行證,是合法並且是受到當地政府組織的保護;而支票不是空頭支票,是可以兌現的。這上帝國、教會的護照,是受到上帝保護;而這支票是上帝兌現,兌現真實的生命。

紀念活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傳福音。這護照裡有16站,就是16個活動,大家參與在這130週年紀念活動,就是這聖經所寫「傳chiah-ê好事ê 福音ê,in ê腳步súi到怎樣!」我們把這個信仰繼續傳下去,後代的人也會懷想並且繼續佇「傳chiah-ê好事ê福音ê,in ê腳步súi到怎樣!」

牧師說,用這樣的類比、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能夠使人比較容易了解基督的信仰。對於一些人,或許講述福音本身太難了,因此先把人帶到教會來,並且陪你所帶來的人一起來,這樣把人留在教會裡的機會就大很多。

這樣的做法,我認為可以用「聖經作為象徵的詮釋」做為背後的神學觀。另外我想起宋泉盛牧師曾經在著作批評過聖詩裡,像是"耶路撒冷黃金城"的詩歌:

耶路撒冷黃金城,流奶與蜜樂境,
每當遙想這福地,心靈欣然歌詠;
將來城中的歡樂,我真不能猜測;
何等榮耀與輝煌,福分無限無量。

「到過耶路撒冷的人都知道,耶路撒冷不是「黃金城」,而是用泥土、水泥蓋成的房屋,街道熙熙攘攘,人畜擁擠、噪音喧天,各種味道沁入心脾的城市。耶路撒冷近幾十年來也是烽火不斷,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兵戎相見、必爭之地。...實在嗎?虛幻嗎?在基督信仰裡「耶路撒冷黃金城」是虛幻的。但在天上是實在的。這是宗教很弔詭的地方:在現世愈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在來生變成愈實在的東西。」「這種宗教信仰是從宗教幻想來...這個珠光寶氣的基督教世界跟佛教的極樂世界不相上下!這是宗教信仰的天上心靈世界,也是非常物質的地上世界!」宋牧師認為耶穌的上帝國不是這樣,耶穌的上帝國是有盼望的上帝國,能使人重新產生力量,將明天帶入今天。

而兩年前我大四時,有次在學校裡遇到十圓,聊到描述天堂裡金碧輝煌的歌詞,十圓大致上是這樣說的:「我們只能以所能想像到的去傳達那樣的美好,那是所知道的最美好的描述,對於天堂的認知」。若以十圓的觀點解釋「耶路撒冷黃金城」,是詩人「竭盡所能的形容、象徵所有美好」,那麼就降低與宋牧師所說「耶穌的上帝國」產生衝突。

最近讀到李喬《我的宗教體會》,他也有著這樣的看法。(再次深深覺得十圓真是很有洞見以及思想,李喬快六十歲時才有這樣的領悟,而十圓不過年長我們幾歲)

李喬這樣寫:

9.護法

一九八四、一九九四年,我兩次赴美巡迴演詰。第二次由「台灣護法」林衡哲醫師帶領。一個禮拜天,參加舊金山宋泉盛牧師牧會教堂的禮拜儀式。「餘興」是我的簡單演講,我講完了是座談會,談的當然是「台灣事」。
可是那天出現脫線演出:一位自稱心理學教授首先發言:「今天要向宋牧師挑戰。我認為:世界上,沒有神.你怎麼說?請反駁我!」

宋牧師一愣,然後苦笑。宋牧師首創「故事神學」,把黃彰輝牧師創導的「實況神學」更落實了。然而,對於不信的「猶太人」,耶律米先知是詛咒哀傷,現代耶律米卻只能苦笑。
我悄聲向宋牧師說:讓我來跟他「拗」(客語:言語相駁辯)。宋默許。
於是我跟來者槓上。我的「辯辭」大意如下:

這位教授專攻心理學,心理學算是人文科學中比較傾向自然科學的一支學問。所以閣下一定相信科學吧!(他點頭)好,那就從科學來說信仰(他笑了)。科學建立在三個論據基礎上‥
‥‥可是,今天科學上並未完全解決。牛頓以前的物理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出現‥‥‥量子力學之後的存在界─以「世界」指述太不科學了!你知道的,有科學家說:量子力學之後的存在界特徵是:一、非邏輯的;二、非科學的‥‥‥

教授大人一臉困惑,他是被我唬住了。我說到重點:「那位科學家的說法,並不科學。應該是:現在的邏輯圖形不能說明。其次,迄今的科學進程,還未能把存在界解釋清楚。科學.應該是永遼進行中的思考模式‥‥如果‥;」

「好了,Stop!」教授說:「你這樣纏,算了!我們來談─你們的聖經!」
宋牧師走前來想說什麼,我以眼神「求他」:再給我一點時間「玩」。

「要談聖經的什麼?」
「聖經‥‥經不起檢驗啊!」

「你怎麼檢驗?」我笑笑說:「你一定開不了口。好,來談好玩的。聖經,是上帝的話,歷代先知聽到記下來的。先知是不是上帝,是不是完全掌握到上帝的意旨?不知。」
「那不結了嗎?所以‥‥」
「請問:上帝的道理,除此之外.如何傳下去?」
「所以不可信啊!」
「好。我們舉例來說:祝賀新婚,我說:『五世其昌』,你會反駁嗎?對考上大學的青年,祝他『鵬程萬里』,你會覺得好笑嗎?看到年輕人,你想到『旭日東昇』;老人蹭蹬而行,你腦海浮現『日薄西山』的image。很自然吧?」

 

10.符號

我不容他打岔,把今天的重點交代出來:基督神學很深奧,但不難理解:人是受造的;人在受造之初的因,使人帶有罪性在世間。人認罪改過,因而獲得自由  應該是「半自由」。就這樣。因為抽象難以掌握,所以必須具體化、故事化,於是形成「創世紀」的圖像。

聖經是先知們,在聖靈感召或直接接觸上帝(這部分不能查證,所以不能證有無,但有領悟是當然的。其實這不重要,有感受領悟就可以)時,以「當下當時」(這個很重要)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歷史經驗,把「創生存在的過程」描述出來,形容出來。

所以,整部聖經是一個龐大的「符號」。我們面對、閱讀的是「符號」,不是那不可知的「事情」(因為人有限,這是基督學重點之一),我們是經由符號去追求「真實」。

比較嚴整的說法是:聖經是一個象徵,整部聖經是一部「象徵結構」。

以下簡要說明象徵、象徵性、象徵桔構的意涵。

結語是:象徵的事物是符號,不能用以直指那被符號化的事物本身。在兩者之間做對照表是行不通的。創世記、基督降生,焚而不毀的荊棘、出埃及、羅德妻化鹽柱都應該這樣看待。

順便補述一事:讀了幾部佛經,某天讀到《阿彌陀經》,想像那「常寂光土」,金銀財寶琉璃世界。我猛然「醒悟」:所謂八萬四千藏經,不過是佛教心理的「形容詞」而已。

記得兩年半後,深夜醒於書桌前,桌上放著《霍金宇宙新論》(Stephen Hawking's Universe)─自從讀了霍金博士的《時間簡史》、《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之後,我成了太空物理迷。我盯著這部說難不難、充滿想像趣味的「硬書」, 腦海條地浮出一念頭:科學的原理和定理,也是對宇宙存在的複雜「形容詞」而已。

宗教如果是四兩,科學也不過四兩,合起是八兩半斤;還有半斤八兩仍是未知的存在。

因為有這段心理歷程,才曾在宗教大師前演出一場唐突鬧劇。

聖經承載來自上帝的真理。但是,聖經這部「書寫」,不能說不可挑剔、不必深究。單看各漢譯本就有不同。就與我個人能調的日文「聖書」比較,雙方差異不小。

「聖經本」是可以比較討論、甚至質疑的。我的看法是:正因為有些「空隙」,後來者只要更堅信,學殖更富,或更蒙恩(箴言一章七節)更有智慧,就可以與前賢並肩,甚而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我這樣子「護法」,牧者大概只能苦笑吧。

深夜自問:我是基督徒嗎?我有信心,我是。是基督教徒嗎?我逡巡,不敢抬頭。基督徒堅信基督 神學幾個要點,這個不雖,但路茫茫難前行;教徒,就有人領路指點,比較好走,但繁多的禮儀程序頗為「煩人」。利害我知道。我野性難馴,希望能慢慢「規矩」 起來。─摘錄自李喬《我的宗教體會》

 

以下是板橋長老教會130週年福音護照的部分內容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問:觀察教會公報最近幾期(7/11-8/14)都有討論同性戀議題,對於教會接不接納同性戀者皆有強烈的跟具以及理由,然而主要的核心仍然是圍繞在「同性戀是不是罪」上面。

神學院的教授贊成的與否對的都有,教會的牧師也是。都提出了神學依據與聖經詮釋。只是就文章內容而言,有些年輕的牧者似乎為順應潮流而順應潮流,相較之下提不出贊成的有力論點。

答:以抗議宗(基督新教)的教會來說,在「同性戀是不是罪」的看法只有兩個選項,也就是「是」或者「不是」。如果選擇了「是」,那麼就不能讓同性戀者接受洗禮,因為洗禮是為了表示認罪悔改,既然定義有罪,除非悔改,否則就無法洗禮。

 

問:不作答似乎是不可能。如果選擇了「同性戀不是罪」,同性戀就可以被教會接受。由於抗議宗沒有聖品的概念,或者說對於神職人員的神聖性要求不高。在抗議宗的理念之下,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的差別幾乎可說只在於全職事奉與帶職事奉。「萬民皆祭司」,如果同性戀不是罪,那麼同性戀者能夠當牧師。

答:不喜歡太快就直接定罪,雖然說選擇任何一種結果,並且是必須表態。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一派人接受而另一派人失望卻不至於跌倒。

 

問:那麼同性戀的婚姻?在天主教與東正教沒有這樣的問題。

答:天主教會以及東正教會,並不接受同性戀婚姻。因為很清楚的,根據創世記,上帝沒有從男人的肋骨再創造出另外一個男人,然後成為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至少在字面上這樣解釋並沒有錯誤。

 

問:若從「創造」的觀點來看,婚姻裡包含了創造,也就是,生育是包含在婚姻當中的。

答:在婚姻以外的生育行為都是犯姦淫。在傳統教會,也就是天主教以及東正教,婚禮被視為聖禮。如同剛剛所說,性行為,生育,是屬於婚姻的,而婚姻是一男一女的關係,彼此委身守約,至死不渝。

 

問:有些人提出了同性戀領養,認為同性戀者亦可為父母。

答:有些夫妻無法生育,所以使用領養。但是不能以這樣來說同性戀依然可以領養,而成為父母。不能以少部分來涵蓋大多數。這樣子的推論是錯誤的。

 

問:剛剛提到聖品的概念,其中也有著人們心目中對於牧者的期待。

答:在傳統教會(天主教、東正教)裡面,對於牧者的要求很高,因為要做眾人的表率。在抗議宗裡,長老、執事與牧師,也都是聖職,因此,回到問題的核心,也就是「同性戀是不是罪」的論述。

 

問:我想大概是快要開會(總會)了吧,最近雙方打的很火熱。這個案子會過嗎?

答:在會議中,會有比較成熟的決定。而會員是服從會議的決定。

 

問:有人問說如果案子過了,而牧師是否能依照自己的認定去行動呢?

答:基本上,會議有其效力以及約束力。但或者會尊重牧師。

 

問:再回到婚姻,對於同性戀婚姻的是否底線是否如異性戀婚姻般,「上帝所配合的,人不能分開」?我所表達的是,底線是一對一的關係,愛的關係,在婚姻裡彼此委身。 

答:或許。但我們很少看到同性戀者一對一,就這樣成為夫妻一輩子。亂交在聖經裡絕對沒有被容許過。上帝與子民中的約,在人之中,因婚姻來表示,守約。

 

問:剛剛算了一下,對於基督教世界來說,目前要將同性戀除罪化似乎是少數的。

答:若以世界22億的基督徒來算,接受同性戀按立聖職的教會卻實是少數的。梵蒂岡不會贊成,而有11.6億是天主教徒。目前傾向支持同性戀除罪化的WCC (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普世教會協會)裡的會友有5.5億,只是我想當中的3億東正教徒不會同意。之前美國聖公宗、英國聖公宗按立同性戀主教引發聖公宗內部的分裂。但這也有可能會像酵母,不斷讓事情發起來。只是目前我無法判定是好的酵母還是不好的酵母。

有些人稱之為不斷墮落跟世俗妥協,有些人則說歷史在進步。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基督徒為何要研讀聖經?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好像在問:人為什麼要吃東西?對絕大多數的基督徒而言,聖經是「上帝的話」、是「靈性的糧食」,讀聖經就像是吃三餐一樣。所以,「基督徒為何要讀聖經?」這樣的問題簡直就不是問題。

然而,我們在這裡所要談論的並不是「讀」聖經,就像許多基督徒所熱衷的讀經運動─一年或三年讀完整本聖經,或是標榜「已經讀完聖經幾遍」;而就像標題所示,是「研讀」聖經,不是囫圇吞棗式的瀏覽,而是加以研究,仔細閱讀,就好像在神學院裡頭教的一樣。或許會有許多基督徒認為:那應該是神學專業訓練的人才需要這麼閱讀聖經,我只是位「平信徒」,有必要這樣費心思研讀聖經嗎?面對這樣的質疑,我們得先從宗教改革傳統對聖經的看法來開始探討。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八章 預定論

引自加爾文神學 林鴻信著

    在稱義的部份,加爾文遵照宗教改革的傳統,認為是上帝稱人為義,甚至連信心都是出於上帝的恩賜,信心是承載上帝恩典與上帝的義之器皿。所以在稱義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加爾文把上帝的主權看得很高,而把人看得很低,再往下談就會進到預定論的議題,因為預定論就是強調上帝在拯救的事上之絕對主權與人的無能為力。

    加爾文論到「預定」是在論「拯救」的部份,所以嚴格說起來,有關預定的計論只限定在與拯救相關的事上,在更廣泛的「創造」,他使用另外一個與預定平行的觀念「攝理」─上帝的統理管治。這兩個觀念相似,但是預定說得比較嚴格,攝理則比較寬廣。加爾文談預定論是在拯救論的脈絡中,在討論稱義之後才討論的。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的第二版才開始談預定論,第一版並沒有提到。第二版把預定放在稱義的後面處理,談預定是要幫助那些追隨宗教改革為了信仰而遭受逼迫的基督徒,因為他們需要明白,為何有了信仰在世上仍遭到如此多的苦難?加爾文以上帝的揀選與預定來鼓舞他們,同時也是要說明,為何世界上一些人聽到福音會相信,另一些人聽了卻不會相信,還有一些人一輩子聽不到福音。加爾文是為了牧養關懷,才提出預定的說法。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興長青團契2011府城三天日青春契遊 報名表

 

1.宗旨:為增進契友感情,了解地方教會。在主內共同成長,且增加鄉土關懷,用深層的熱心愛台灣,特此舉辦本契遊。

 

2.時間:2011/7/1(五)-7/3(日) 集合地點:7/1下午一點台南火車站前站出站口

 

3.大概行程:Day1:府城中心漫遊-夜市嘗鮮,Day:2安平海港風情-烤香香,

                 Day3:禮拜-黃金海岸

PS.秘密行程安排中…費用大概500元左右,補助台南交通費(機車),若食量大或想買伴手禮者可多帶點

 

4.攜帶用品:簡單盥洗用品、換洗衣物、拖鞋、防曬乳、個人藥品、個人證件、一顆愉快的心。

PS. 可能會玩到水,要準備一下東東!

 

5.住宿:志志雄的家

 

基本資料 *請填寫下列資料,謝謝!

姓名:

身分證字號:

手機電話:

住址:

保險受益人:

 與被保人關係: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興畢契 長榮大學校牧

楔子

        許多基督徒跟別人一起吃飯時,有過這樣的經驗:閉眼謝飯禱告後,便當不見了;或者被譏笑說,吃飯前還要打盹一下喔!有些初信的基督徒,在家用餐前謝飯時,遭遇家人的責難或訕笑;可是又不敢沒謝飯就吃,以致心中產生極大的負擔。另外,有些基督徒不知道吃哪些東西不用謝飯,吃哪些東西要謝飯?生怕該謝飯時沒禱告,不必謝飯時又禱告了,以致產生極大的困擾,還有的人聽過某些牧長說:「吃燒的要,吃冷的不必。」似熱食或冷飲來作區隔。還聽過有人說:「五元以下的不必,超過的才要」。三十年前,一碗剉冰不到五元,所以有此一說,這些不同的狀況,不同的說法,讓許多人困惑不已:純希望能有一個標準的作法,以免犯錯。

      其實基督徒的飯前禱告,有其重要的意義,若明白了這些意義,實行起來自然順暢,各種困擾隨之消失。以下,我們就要從「聖經」中找答案,探討謝飯禱告的由來與意義。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貞文牧師 台南神學院講師

      外公很早就去世。七歲就失去父親的媽媽,和她的兄妹們在教會裡長大。教會就是她第二個家,在那裡,她受到保護,領受愛與關懷、學習付出。一種清教徒的生活文化就這樣銘刻在她的生命裡:禮拜天「整天守安息」,不遊戲、不玩樂,對她來說,是基督徒最基本的守則。所以,我們從小也都跟著媽媽,守整日的「安息」:由清晨的禮拜,主日學,到大禮拜,有時還一直參加到下午與晚上的聚會。學校同學在週末相偕出去遊樂,我們家的姊妹卻是「自然地」,因著基督徒的身分,不可能跟著去。我們就像流亡的猶太人,在異鄉藉著守安息日,來持守選民的身份。

     雖然我不以身為「選民」而自以為是已經得著的,但是這分別為聖的時光,還是在我的生命裡刻下印記,回想起來,那活在牧會的保護牆內與母親信仰之蔭下的日子,雖有限制與束縛,但是因為在這牆內的禮拜日,是豐富多彩,充滿趣味的,因此懷念起來,還是充滿感謝,因為有這些不自由,不隨性的禮拜日,我們嚐到了真正的基督的自由之味,就是因為從小學會約束自己的感官與慾望,才能不受這個瘋狂的全球化市場體系的價值觀轄制,心靈保持自在清醒。

    往昔聖日之敬虔生活是有力量的。因此,我想分享長老教會老式的、寧靜的聖日敬虔經驗,讓我們在其中找到那一直承載著這個古老教會的力量。

中興長青團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